多谢皇嫂理解。赢高感激地道,随向赢天下、赢天明和赢天豪三人道,你们收拾一下,准备随我去正阳殿。
要讨论扶苏的谥号,这是为一个君王一生的功过盖棺定论大事儿,不是儿戏,他得让赢天下三兄弟也参与其中才行。
片刻,众人收拾了一番,他们暂时性的脱下了孝服,跟随赢高来到了正阳殿。
陛下到!
韩谈率先喊道。
根本就没有想过赢高还没有登基称帝的问题。
赢高走进正阳殿,以项伯和王离为首的群臣立马跪拜口喊:万岁。
他们这是要坐实赢高皇帝的身份了。
刚走进大殿的赢高身形一顿,他终究还是忍住了没发怒,大步走上玉阶,犹豫了一下便坐在了龙椅上。
阿房宫是始皇帝修建的朝会大殿,皇帝的椅子也很讲究,是用纯金打造的,雕刻了九爪金龙的黄金龙椅。
椅子很硬,为了彰显威严,椅子上没有放垫子之类的东西,不管谁坐上去都不舒服。
然而,椅子的意义很大。
你们这么苦谏本王登基称帝,本王大致也能猜到你们的心思赢高朗声说道,遗诏不能篡改,又不是违背,登基的时间你们商议吧!
诺!
众臣立马应声答道。
刚才,关于先帝的谥号,你们讨论的怎么样了?赢高开口问道,这才是头等大事儿。
关于帝王谥号最初用一个字,再后来有两个字的,例如战国时赵武灵王、魏安厘王(魏安僖王),还有三个字的,例如贞惠文子;后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长句的。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厉、幽、炀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意。
众臣开始沉默了。
因为对于扶苏的谥号,他们的想法不一致。
王离和李由、冯正道等勋贵子弟取了一个武字。他们觉得扶苏在大秦为难之际挺身而出,之后即便没有亲自率领大军评定叛乱却也建立了眼下这盛世大秦,当得一个武字谥号。
然而陈平和项伯等人却不认同,因为谥号武字更适合赢高,这个字怎么可能给先帝扶苏一个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人呢?他们给扶苏的谥号是成字,大意思是守成有余,认为扶苏的功绩就是守住了大秦基业。
于是,王离和项伯将自己一方想出的谥号给赢高说了一下。
赢高思量了一下,觉得武字对扶苏来说有点虚,不太切合实际,至于成字,又太过平庸了,更不符合扶苏为大秦付出的。
见信王赢高不言语,两人都知道,对于这两个字新君似乎不太满意。
不知道陛下可有什么想法?半响,正阳殿气氛有点尴尬,项伯硬着头皮问道。
你们,还是不够了解皇兄的为人呐!赢高叹息道,难道你们没有发现皇兄这一生一直在秉持一个仁字吗?即便他犯过错误,可瑕不掩瑜,即便他在驾崩前一刻,还在想怎么拯救更多的人,你们呐还是私心太重了一点!
陛下,臣恐慌!项伯忙请罪道。
陛下,臣恐慌!王离也吓得低头请罪道。
确实,他们双方在为扶苏取谥号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王离和李由等勋贵子弟取武是为了拔高扶苏的功绩,这样他们作为扶苏的臣子,就能沾不少光,还能为此削弱赢高在史书上的地位。
项伯和陈平、张仓等人自然明白王离他们的心思,就故意取了一个成字,为的就是压一下扶苏,这样才能将信王赢高提的更高,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陛下,臣恐慌!
陛下,臣恐慌!
陛下,臣恐慌!
正阳殿群臣听到这句话,立马躬身请罪,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毕竟,刚才赢高说的这一句话有点诛心之言的意思了。
父皇灭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称得上高祖始皇帝,而皇兄一生秉持一个仁字,称得上仁宗孝皇帝,谥号就娶仁字吧。赢高也不废话了,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秦仁宗!
孟论自语道。
突然,眼中迸出一抹精光,他觉得这个谥号取的很好,真实的总结了先帝扶苏的一生。
秦仁宗!
众臣也是微微一阵便理解了这个谥号的含义,一脸敬佩地望着赢高,且眼中满是敬意。
因为扶苏一生确实秉持了一个仁字,只是他做错了一件事情就当不得这个仁字,就是联合吴楚两国刺杀赢高,这是杀弟,而且还跟外敌联手行动,是他一生的污点。
然而现在赢高却不计前嫌,足以说明了赢高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