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懵逼了(1 / 2)

比方说,那许昌医院里面现在有两百名医生,那么这些个名医便可以到许都学院医学课讲学。

那些选修医学的学生,若立志成为大夫的话,他们可以提前到许都医院实习与进修。

既能给许都医院帮不少忙、节省不少成本,也能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知识。

不仅仅只是医学这样,其他的学科也是这样。

曹昂决定创办的是教育,科研,还有实践一起一体的教育模式。

而这种方式只是一个基础。

将来还会在这之上,增添一些别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改变之前的用人思路,能够迅速的挖掘人才,发掘人才,创造人才。

司马徽庞统二人听到了曹昂的话之后皆是兴奋。

如果按照曹昂办法来的话,肯定会创造出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大部分都说来源于寒门学子。

诸如此类的改变还有很多,像这种改变会渗透到其他的部分。

从而根本上改变国家的精神面貌。

因为这个制度才刚刚开始,所以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现在的体制还不是很完善,体制是需要一步步摸索,一步步发掘而来。

司马徽觉得方向是没错的,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才华,还有那曹昂的才华。

怎么会现在已经老了,但是如果能在他死去之前将这个体制摸索出来的话,那对于他来说才是真正的圆满。

凭着这样一份成就,他甚至能和那孔子,孟子相媲美

随后,曹昂又了解了关于那文学报的发展。

在报纸的烘托下,许都的文化发展十分迅速。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由大乔所撰写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正式发表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前在文学报也发过。

但是那个时候篇幅受到限制。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中,许多的细节大乔没能写出来。

而现在不同,如果在这,文化报上发表的话。

便能将大部分的细节写出来。

再加上有的读者觉得不过瘾,于是大乔就重新再写了一遍。

这次重写并没有加其他的内容,而是将你前所写细化,使其变得生动。

修改过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用新的形式装订,单独发表,然后瞬间被抢购一空。

《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出本小说。

一时之间更是掀起了洛阳纸贵的现象。

那大桥也成为了当时十分出名的作者。

让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试试看,竟然试出了一个大作者。

瞬间大乔变成了文学史上的莎士比亚。

许昌上到14下到百姓没有一个人,不对那章回体小说感到兴趣。

随后大脚又接着写了第二篇故事花木兰。

是由《木兰辞》中改编的小说。

这花木兰也是男扮女装的小说,所以很受那些人的喜爱。

这个时候,吕雯在斩杀了刘备之后,被封为武亭侯。

所以吕雯颇有一副花木兰的姿色。

吕雯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有些搞不明白了。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之间火起来。

更是被百姓们称作吕木兰。

当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木兰将军。。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之中,女人能写书能打仗。

大乔夫人还有吕夫人,那些才女佳人当成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