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先生?认得,这书信是他寄来的?”
男子点了点头:“正是。临行之前,易公子特意赶到渡口,亲手将信交到我的手上,千叮万嘱,让我一定送到。”
说着,他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外面还包了一层油纸,凉音接过,向他福了一福:“多谢大叔。”
书信送到,男子松了口气:“如此,我便先走了。我做的是香料生意,每隔一段时日,便会往来一次,姑娘若要回信,只管到云来客栈寻我就是。”
晚间,凉音伺候母亲睡下,想起那封书信,拿着来到厅中,将油灯拨亮。
展开书信,易锦年熟悉又陌生的字迹映入眼帘。
通读下来,皆是些日常起居,但生动细腻,颇有文采,写到有趣处,令人忍俊不禁。
凉音看罢,仍将书信收起,思忖片刻,不禁摇头轻笑,一封书信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还能让人有兴趣看完,这要是在现代,也算一篇满分作文了吧。
凉音原以为事情就此划上句号,谁知过了几日,男子又来寻她,说是很快便要返回乐州,询问是否需要带信。
她不由轻轻叹了口气:“大叔,我并没有书信要带给易公子,劳烦您了,您一路小心。”
男子似乎有些失望:“哦。那好,如此,我便不叨饶了。”
从那之后,短则半月,长则一月,易锦年就会寄来书信,每次仍是絮絮讲述,语气平常,送信人临走,也总会再来问上一句,是否有书信需要带回。而每次,那人都会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