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606191">
说这些事情不好,那些事情不好,到了真的出了什么大事的时候,在这里群情激愤的嚷嚷着要把他们怎么怎么办,怎么怎么办,这些是完全是下下乘的最没用的办法。
就应该在平常就建立起一种让大家心里有恐惧的事情,这样才会逐渐的让大家对不要干某些事情产生深刻的意见。
蒋丛说之前可能还没有什么深刻的感觉,但是在这段时间他着一了解了这些村子里面的所谓的约定俗成的规矩,还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就逐渐认为事情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绝对不是无缘无故没有原因的。
当然最有问题的肯定是这些最一开始就产生了恶劣的那些人,如果没有这些人的话,规矩是不是规矩也并不是那么重要。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很多很多的想法,人可能在上一刻钟,还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到了下一刻中,他可能就变成了一个恶人。
那三字经里头都会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蒋丛说也相信每一个人刚刚出生的时候也许确实是善良的人,他们心中没有恶念,但是随着后天的发展,每个人受到的环境和熏陶不同,心理产生的很多观点和想法就会不同。
要说现在这些在村子里头整天吊儿郎当的,那些登徒子臭流氓们,难道他们从小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刚出生的时候,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
是周围的经历,他们平常经历过的那些事情的经验,在他们这张白纸上写下了沙沙沙的痕迹,逐渐的把他们塑造成一个今天的人。
他们这些孩子肯定也是见过村子里头的某些以前的登徒子们,耳濡目染的,就会发现,这些登徒子们只要能够抛弃自己的道德观念,那他们就可以过得非常的舒服自在。
那些所谓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对他们来说全部都是漏洞,就跟个筛面粉的筛子一样,看上去是那么大一个,实际上把面粉往里面一倒,轻轻抖动,一下面粉就全部掉下来了。
他们只需要抛弃自己的道德观念,学会了钻空子,那么实际上大家都不会拿他们有什么办法。
那人本身就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假如可以抛弃约束自己的那些道德观念,获得很多的快乐,这世界上谁不愿意去获得快乐呢?
不用因为这这那那的规矩就束手束脚,别人因为规矩束手束脚,诶,我就不。
因为我知道啊,我无论怎么做,其实大家都拿我没有办法,只要我不触碰到最根本的事情,我无论是调戏小姑娘也好,无论是去找小寡妇通奸也好,无论是我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整天就在村子里面偷鸡摸狗也好,只要我不做什么原则性的有大错误的事情,谁也没办法了,对不对?
这些人就是抓住了这些所谓的道德的漏洞,也抓住了这些村子里的所谓的约定俗成规矩的漏洞。
村民们被规矩所约束,所以不能对他们做出什么来,可是他们又不怕这些规矩的约束,他们心里面没有道德,只需要把道德抛弃了,然后就在这些规矩里面找漏洞。
只要能找到一个漏洞,钻一次空子,就能获得一次快乐,那为什么还要去费尽心机的想自己要怎么样成为一个好人呢?
成为好人,有什么好处吗?
没有什么好处。
成为好人,就会像他们欺负的那些人一样,被别人欺负了还忍气吞声,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
相反,他们觉得自己当坏人才能获得这世界上的大快乐,反正自己当坏人,那些人也没办法拿自己怎么办啊!
快乐是容易让人沉迷的,尤其是假如这种快乐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那有些人他就可以理所应当的抛弃自己的三观,抛弃自己的道德观念,不当好人而已,对他们来说简单无比。
只要有一个人这样做,那就会带着其他人人跟他们这样一起做。
然后生下来的那些年轻的孩子们,年轻的孩子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他们确实就是像一张白纸一样,随便什么人就能在他们身上写上自己的颜色。
这些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们看着这些登徒子,看着他们完全和自己受到的教育相反,可是他们没有获得任何的惩罚,还过得非常的快乐,那为什么还要去遵守自己学到的那些教育呢?
当然也不是说每个孩子都会这样,有的孩子确实心性坚定,从小就形成了自己的三观,觉得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有些事情自己绝对不能做,就算这样做了,能获得快乐,他们也不会去做。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这样坚定的观念,并不是说去批判这些人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而是应该批判世人,没有给他们良好的引导,包括这个村子,也没有给他们一个能够健康成长的环境。
孩子被带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把一个被带坏的孩子带上正途,这件事情就比他变坏要不然上千八百万倍。
这就像是一张白纸,你想要把一张白纸弄脏,那再简单不过了,随便用点手段就能把这张白纸弄脏,可是要把一张弄脏的白纸还原成以前的样子,那就是难于登天。
所以一代一代的登徒子臭流氓们就这样形成了。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新出生的孩子被影响,有自己控制能力的孩子没有被影响到,成为了好人,可是那些没有能够控制自己的孩子,经过这些错误的引导,他们就走向了和这些错误的人一样的道路,他们也成为了新的登徒子臭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