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教育(1 / 2)

闺门娇 昭昭的小月亮 1506 字 2021-07-07

n1607705">

如果准备去镇子上面当教书先生的话,那这个愿望就要落空了,除非他能够赶紧攒够钱在外面买上一套大宅院,把自己的妻儿老小全部接过去。

可是买一套大宅院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嘴皮子上下翻动,随便碰一碰,话就能说出口。

说话是简单,可是要做到就太难了。

要是赚钱有这么容易的话,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被钱给逼死的穷人了。

而且就算真的能够做到这一切的话,俗话说得好,故土难离,也许李春秀愿意跟着他一起去镇上,可是他的父母亲却一定不愿意离开自己生长了几十年的小村庄。

小孩子也不一定喜欢去一个完全没有去过的地方,对他们来说,镇子上虽然是一个很新鲜很好玩的地方,但是要他们离开自己的故乡,他们也未必会同意。

所以这些问题越想越麻烦,蒋丛说也每天不想花费那么多的心思了,越想越觉得迷惑,还找不到答案。

不过别的不说,至少目前做木偶确实是个来钱很快的营生。

外面集市上的那些小孩们又不缺闲钱,他做的这些木偶精致非常,而且时不时还有一些花样,又很便宜,那些小孩子手里都有零花钱,总是忍不住诱惑,买了下一个。

毕竟人的本性就是喜新厌旧,小孩子喜欢新的玩具,忘记自己以前购买的旧的玩具,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他聪明就聪明在,蒋丛说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赚到钱,如果他一直做一个一样的东西的话,很快大家对他的兴趣也就消失了,墨守成规,一模一样,就没有办法激起人的新鲜感,那么买东西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而且外面的人也会眼红,他能够卖出这么多东西去,一定会想办法来盗版他的设计,同样的东西,卖出去的量越大,就越容易遭到人的复制,等别人也能够做出一样的东西,说不定别人的手艺更好,做出来的更加精美,更加讨人喜欢,那到时候倒霉的就是他了。

如果那个时候他的设计满大街都是,本来就已经没多少人喜欢了,到后面就更加不会有人来买他这个原创者的东西。

所以他又想一个办法,蒋丛说聪明就聪明在,虽然他知道做这些木偶能够赚钱,做的越多就赚的越多。但是如果一次性做出了太多个,虽然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反而会让会让市场萎缩,让自己的后续收益下降,所以不需要竭泽而渔,也不要一次做太多,一下就把这个钱给赚完了。

虽然对他来说,他每天能够做上十几个木偶,但是他每天只带五个到十个出去卖,卖的时候也会告诉那些小孩子,这些可能是这段时间的最后一批了,他们要的话,就要抓紧时间来买。

小孩子本来还好,但是小孩子有一点是最容易比起来的,尤其是小男孩之间会有那些争强好胜的心思,就是那种“你有了,我也要有”、“你没有,我也要有”,绝对不能够出现“你有,我没有”的情况。

所以这些男孩们自然会下足了心思,怎么样要把这些东西弄到自己的手里来。

东西卖的少,他们就会争抢起来,但是蒋丛说并不接受价高者得,也不鼓励他们用价格来互相竞争攀比,反而一直都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

先来的自然能够先买到,后来的那就不好意思了,赶明儿的下一班车吧!

那么第二天他再过来的时候,受到的热情和期待就会越来越多。

因为知道就算加钱也买不到,所以他们必须要早点过来排队,一个个的热情洋溢,天还没亮就折腾着要起来了。

那些小孩子都渴望着从他手里买到一个,如此一来,大家就都养成了一种先来后到的好习惯,然后一个个的探头探脑的,就是想要获得自己要的玩偶。

而且别人都有的,我为什么没有?要是他们都有了,我还没有,结果后来他不卖了,这又该怎么办呢?

这些都是小孩子们很容易陷入的思维逻辑,小孩子们总是想拥有所有自己想要有的东西的,很多小孩子小时候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就不会知道什么叫做延迟满足,所有想要的东西,他们如果没有拿到的话,那他们恐怕觉得浑身难受。

当然,蒋丛说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希望教会孩子们什么叫做延迟满足,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是永远都会随着自己心意变化的,事情的发展规律总是客观的,用人为的手段去干预,也不会得到什么良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