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安定,原锦州市市民大都回来了,加上大量赶到东北来的各行各业的人们,锦州城一时间成了人满为患的大都市。每天从早到晚,锦州城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开饭店旅店的、开百货商品店的、街上做小买卖的、揽活做工的……各行各业都开始兴盛起来!
中国人民军军校在锦州兴办了,所开专科有步兵科、炮兵科、装甲科、空军科、海军科、政工科等等,课程齐全规范,教官有的是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有的是保定军校毕业的,也有黄埔军校毕业的,甚至还有从国外著名军校聘请来的,师资力量绝对一流。
华国强总司令担任名誉校长,杨宇霆上将为教育长,教员包括黄小琳、李延生、张发仁、石小平、吴进军、李必胜等军校毕业、卓有成效的高级军官。中国人民军十几个师的军官开始轮训,同时,也选拔一些战斗骨干进入军校学习,尤其是那些赶到东北来的大中学生,在当兵入伍前,必须接受军校的教育。中国人民军计划在一年之内,把各级军官全部轮训一遍,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人才。
与此同时,锦州医学院也开课了。王新华教授为教育长,李天、刘丹、唐丽君等人为教员。开设有人体解剖学、临床医学、免疫学、药理学、麻醉学、护理学等等。开设课程简单实用,目的是为部队培养一批医务人员,更好地抢救伤员,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同时,锦州市人民医院吸收了大量的外来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锦州飞机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很快投入了使用。同时,在城郊附近,又建设了两个军用机场。
在锦州城的西山腹地,中国人民军动用了大量的工兵在大山里进行了大规模地开挖山洞,准备把沈阳兵工厂迁进山洞里,进行不间断的生产。据统计,沈阳兵工厂每天可以生产步枪500支,子弹5万发,炮弹一万发,80迫击炮一百具,掷弹筒300具。不过,对重型火炮还不能生产。主要原因是钢铁产量不足,无法供应生产原料……至于坦克、飞机、轮船及其零件,兵工厂是无法生产的,全都靠国外的进口。
锦州城就像国民政府的南京、共产党的瑞金一样,完全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党和中国人民军的大本营。
锦州城到王家屯、李家屯一带,是中国人民军最大的军营所在地,主要是中国人民军预备役部队的训练场所。整个东北,除了沈阳到大连的铁路沿线,四十万中国人民军已经基本上取代过去的东北军占领了东北全境。
在臧式毅、张作相、马占山三位省主席的主持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都从关内引进了大量的农民,北大荒大量的国有荒地承包给了这些农民,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今年有望是个丰收年。至于各省的地主土地,各地方政府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收购,之后,将根据政府的财政和地主的意愿,逐步收归国有……
听到这些消息,大量的华人华侨、外国友人从陆路、海路赶赴东北,考察东北的现状,他们看到的是到处一片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常有外资企业来东北投资,三个省主席经常陪着外资老板到处查看,寻找投资建厂的地方:
“好!我愿意来东北投资,建立一座棉纺厂!”一个头发花白的华侨,笑着对臧式毅说,“臧主席,我唯一担心的还是小日本,他们会不会再次掀起侵华的浪潮?”
“别担心!林先生!”臧式毅主席笑着说,“有蒋二公子坐镇东北,谅小鬼子也不敢轻举妄动!”
“说的是,听说二公子是武曲星下凡,专治这帮小鬼子的!”林国仁先生笑着说,“有了他在这里坐镇,我们办工厂也安心了!嗯……只要局势安定,我会在锦州再建立一座织布厂、成衣厂……”
“哎呀,林先生,您这可是大手笔呐!我替奉天的父老乡亲们谢谢您!”
“不客气,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林先生笑着说,“我从小就生活在美国,一直想回国为家乡做点什么……这回终于如愿了!等天回去,我会再找一些亲戚朋友回国投资……”
“好啊!林先生,那可要多谢您了!”
在一些爱国人士的推荐和引进下,美国、德国、英国的一些企业也纷纷赶到东北建厂,有钢铁厂、机械厂、发电厂、食品厂、水泥厂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同时,以高薪引进各种技术工人……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东北的企业便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
与此同时,国强积极从美国、德国、英国引进各种人才,尤其是高精尖的人才,争取在东北勘探煤矿、石油、铁矿、各种稀有金属,大力发展工业和各种基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