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生副师长点了点头:“国师长所言极是!日军第十三联队一支跟在我们的身后,我看,很快就会赶到泰安城了!日军此来,当然是雪耻,营救他们的师团长……可惜,蒋总司令没有明示怎么处理日酋……”
“已经明示了!”国强说,“蒋总司令调韩复榘、陈调元部支援我们,就是对我们此举的支持……”
李延生点了点头:“不错!各位,现在大战一触即发,是打是撤,宜早作准备!”
张参谋长皱着眉头冷冷地说:“国团长,蒋总司令‘惊闻事变,甚感惶恐!’这说明他并不支持你活捉日酋!调兵遣将是在弥补这一军事行动造成的影响……目的是掩护我部迅速撤离!诸位想一想,现在,中日两国的关系非常微妙,日军步步紧逼,但我国民革命军绝不能跟日军打起来!一旦打起来,在国内国际上,对我都将非常不利!”
“哼……又是投降的‘绝对不抵抗’政策!”国强冷冷地说,“再这样下去,老百姓怎么看我们,怎么看政府?小鬼子步步紧逼,再发展下去,中国就要亡国了!”
“公子言重了!”李延生说,“蒋总司令的‘绝对不抵抗’政策也是无奈之举!在国内,有党外的红军、党内的各地方军阀,到处军阀割据,数十年来相互混战,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统一全国才是最重要的!日寇的侵略自有国际联盟的评判和制裁……”
看来,老蒋是一代枭雄,把他看做卖国贼还是不很妥当的!
“报告!”忽然,大门口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上士快步跑进了师部,“报告师长、参谋长,大事不好,小鬼子已经到达了泰安城东十里外的地方!”
“哎呀——”张参谋长惊叫一声,“师长,各位团长,请立刻下令,整备全军,马上向西撤离泰安城吧!”
“不要惊慌,这只是小鬼子的先头部队!”国强说,“是打是撤,我们需要好好地商议一下……”
“还有什么好商议的!”张参谋大声说,“蒋总司令的命令已下,马上执行命令吧!”“好!我们尽快撤退!”李延生答应着。可是,林一凡、黄三没有应答,只是看着国强,等待着他的命令。
张参谋长怒道:“林团长、黄副团长,你们是聋了还是傻了?没听到我说的话吗?”
黄三冷笑一声说:“听到了怎么样,没听到怎么样?!老子的第三团是青帮的弟兄,只听我们的老大国团长的,谁的话我都不吊他!”
“你——你——姓黄的,你想造反不成!”张参谋长气得嘴唇发青,两手颤抖着按住了腰里的枪,可是,最后,他还是按捺住了性子,瞪着眼望着林一凡说,“林团长,你可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你不会跟那些江湖人士一样的见识吧!”
林一凡脸色严肃地说:“参谋长,自从进入军校的那一天开始,我就知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可是,蒋校长的命令是死的,现实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盲从!各位请想:日军已经来到了泰安城附近,现在,我们再撤离还来得及吗?”
“是啊,参谋长!”李延生副师长说,“从下达命令到开拔,至少也要有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半个小时一过,只怕小鬼子已经来到我们的眼前了!”
“不错!”国强说,“与其到城外跟小鬼子发生遭遇战,就不如在泰安城一带,拉开部队,跟鬼子打上一仗!”
“跟鬼子打?我们凭什么跟鬼子打?”张法仁悲观地说,“据我所知,日军第六师团经过补充,实力大大地增强了:除了师团拥有一个炮兵联队三十六门75山炮、十二门75野炮之外,日军一个步兵联队还辖有一个四门山炮的炮中队、一个四门步兵炮的中队。率先赶到泰安的第十三联队就有三千多人,比我们一个师的兵力还多!我师刚刚组建,连像样的炮兵都没有,就凭这三千多人的血肉之躯,怎么跟鬼子斗?”
“参谋长,你太悲观了!”国强笑着说,“打仗要靠脑筋,不能光靠精良的武器!只要我们灵活机动,打败日军第十三联队也不是不可能的!”
“打打打,你们就知道打!”张参谋长怒道,“你们这是抗命!你们的心目中还有没有蒋总司令?你们想过没有,一旦在这里跟日军的第十三联队纠缠上,即使能打败他,又能怎么样?可以断定,日军的第二十三联队很快就会赶过来,随后不久,日军第六师团二万多人也会纷纷赶到泰安投入战斗……到时候,我们就是想走也撤不走了!”
“参谋长分析得很有道理!”国强说,“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绝不能死守泰安城,跟日军进行长期的消耗战、阵地防御战!敌强我弱,我们只能跟鬼子打运动战、游击战!在中国的领土上,我就不信,有这么多的老百姓支持我们,还消灭不了这区区两万多的小鬼子……”
林一凡说:“对!国团长,我支持你!打,你就安排一下,我们跟小鬼子打了吧!”
黄三也叫起来:“打!老子就是喜欢打小鬼子!”
“李副师长,你的意见呢?”国强问。
看看三个团有了两个团要打了,李延生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看了一眼张参谋长,见他没有反对的样子,只好答应了:“行!只要大家都同意打,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总不能让人戳脊梁骨,说咱贪生怕死……”
“好!”国强笑着说,“我们就团结一致,给日军第十三联队一个迎头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