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洋津畈首义(1 / 2)

夷水悲歌 葫芦生 1001 字 2020-03-19

“前日夜间变故及昨天提前举事的经过已有详报,后续战况正在打探!”覃声鸾将所知详情禀告二叔。这其中经过跌宕起伏,由笔者代述。

与长江泥沙俱下大不相同,夷水自齐岳山发源,沿途山奇石异,树高林密,植被丰富,水质清澈见底,故而后称清江。千里清江,百里画廊,最终汇入长江时,形成一江水两样色,半江清冽半江黄的景观。

在那两江交汇处有一座千年古城,便是宜都,西汉置县夷道,三国时期刘备取“宜于建都”之意,设置宜都郡,大将张飞为首任宜都太守。后因东吴名将陆逊在此驻扎,火烧连营大败刘备,这座古城便被唤作陆城。宜都东扼荆楚,西控鄂西南,水陆交通便利,号称荆楚门户,战略位置特殊,为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

张正模,长阳人氏,宜都县衙差役,善于结交江湖豪杰,又仗义疏财急公好义,有小孟尝之称。十余年前加入白莲教,在宜都枝江一带秘密收徒传教,拥有大小道场十余处,老幼教众数万人。三年前自立门户开设堂口,因大道场设在洋津畈,地属枝宜两县交界的古镇丹阳,便称为丹阳堂,张正模为堂主,聂杰人为副堂主。

聂杰人,宜都红岩子人,虽然家有良田千亩衣食无忧,却不甘平庸胸怀天下,早年与张正模结识后,开始笃信弥勒,决心献身白莲,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聂家在古镇丹阳镇西有一幢别院,常作教中联络之所。

按照各地约定,将于三月初十同时起事,丹阳堂上下也在抓紧准备。张正模亲自前往长乐、长阳交界处道场,将身强体健的年轻教友领来,准备集中训练,参与举事。

正月初七午后,三百多名教众陆续到达聂杰人丹阳别院聚集,暂时休整,准备次日进入山中训练。

当晚,聂家开起了流水席。聂家虽是家宽院阔,但外来三百多人加上本地前来接引的弟子,也是人满为患,说话声、敬酒声闹成一片。就在众人饱餐豪饮之间,忽然听到外面“啪,啪,啪”三声枪响,一阵人喊马嘶后,有人高喊:“里面的人听着,官府夜查,搜捕反贼,如有抗拒,就地正法!”

聂家院内瞬间安静,鸦雀无声。张正模处变不惊,一边扬声对外喊道:“我等均是守法乡民,到聂家拜年的,官府凭什么抓捕?”一边以手示意,十余杆火铳抵到了院门后面。

趁着外面不知屋内虚实,与聂杰人紧急商议:“看来,计划已经泄露,此地不能再留,情势所迫,我们兵分三路,自前门和左右侧门冲出去,到洋津畈大道场汇合,提前起事!”

聂杰人点头,说声“听堂主安排!”便将本地教友分成三拨,各持五六杆火铳在前开路,分别带着新来教友突围。

安排清楚,张正模突然一声暴喝:“杀出去……”,众教友齐声高喊“杀……”,三面门洞大开,啪啪啪一阵枪响,官兵反应不及,前面倒下一片,后面纷纷闪开躲避火铳,三路教众,乱中杀出了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