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酒令试才情(1 / 2)

夷水悲歌 葫芦生 1083 字 2020-03-19

覃声鸾怕手里拿着的丝帕被冯福看见,慌忙中往怀中一揣,向冯秋云道个得罪,跟着冯福去了前面。

厅中早饭流水席已接近尾声,只有少数来得晚的客人,还有冯府自家人,坐了两三桌。冯老爷招呼覃声鸾和自己一桌坐下。依照规矩,新姑娘儿冯秋雨是不能出来吃饭的,下人将饭菜送进闺房,由平日往来密切的闺中姐妹陪着吃。冯秋云也应在房中陪着,但她心有牵挂,就和姐姐咬几句耳朵,出来跟几个哥哥侄子坐在另外一桌。

宾主坐定,下人将酒杯满上。冯老爷起身举杯说道:“小女出阁,承蒙各位看得起来喝杯喜酒,又让大家空心饿肚等了这半天,实在是对不住。来,老夫先敬各位一杯,一是道谢,二是赔礼!”

“哪里,哪里,能捱在后面跟冯老爷一桌,是多大的面子,我等求之不得呢,多谢老爷!”领头说话的是一老者,脸庞清瘦,胡须花白,文质彬彬,一副秀才模样。大家一齐起身说道:“刘老夫子说得对,这是冯老爷抬爱我等!”说罢,一起干了一杯。

冯老爷这才给桌上大家介绍:“这位学富五车的刘老夫子,是犬子的授业恩师,这位长阳覃公子,走南闯北,也是难得的青年才俊……”说话间,将桌上相互不熟悉的人一一引见。

那位老者姓刘,虽未取得功名,但饱读诗书,是这一方的名人,在冯家大院不远开了间私塾,人称刘老夫子。冯家几位公子,都是他的学生,因为隔得近,冯家姐妹小的时候也常跟哥哥们去私塾读书习字,待得年龄稍大,不便再抛头露面,刘老先生也常在冯家做客,顺便指导她们诗书文章。冯老爷能将覃声鸾留下同桌,与刘老夫子一般礼遇,也足见看重了。

酒过三巡,刘老夫子的书生本性出来了,立起身一捋山羊须,对冯老爷笑道:“冯老爷,今日是贵府千金大喜之日。适才听得老爷介绍,这位覃公子是难得的青年才俊,不如我们来行个酒令,为大家助兴?”

冯老爷闻言哈哈一笑说:“好,覃公子意下如何?”原来,冯老爷只见过覃声鸾的谈吐,

甚觉不俗,至于学识,只听说曾读过书,眼下正好借助刘老夫子,试一试覃声鸾的才学。

覃声鸾略一沉吟,知道是刚才冯老爷介绍自己的赞誉之辞,老先生有些不服气,想考究考究,便微微一笑道:“小可年轻,才疏学浅,勉强试试吧,如果被刘老先生考倒,请各位不要笑话。”

“覃公子客气了,不过是行个酒令,算不得老朽考你,只是为了助兴,”刘老先生捻着胡须说道:“掷壶令太简,猜拳令太俗,都非读书人所为,飞花令又需要人多才有趣。不如,我们就以前人现成的诗句集句为令,如何?”覃声鸾一躬身答道:“行,请老先生出题。”

“一轮圆月照金樽,”老夫子慢慢吟出一句。

“金樽斟满月满轮。”覃声鸾略一思索,回出一句。

“圆月跌落金樽内,”老夫子再吟出一句。

“手举金樽带月吞。”覃声鸾这次未加思索,应声回出。

“哈哈哈,天衣无缝!妙!实在是妙!一起干了这杯。”冯老爷一连声叫好。原来,桌上其他人毕竟不是读书人,也许只觉得朗朗上口,对于其中妙处不全明白。但冯老爷年轻时曾下过数年文字功夫,知道这四句诗,分别是李白和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四人诗中的句子,这几首诗自己也背得,但匆忙之间能够轻松连上,既有格律韵味,又不失为应时即景之作,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