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没有隐私(2 / 2)

霜天梦呓 郭振宁 1950 字 2020-03-19

龙吟:奥,有名字啊!

苏灵:对啊,我有点愁得慌,别人看见不就知道我是谁了?

龙吟:没事,我给你换备注了,名字是“吴豪”,哈哈哈!别人看了,肯定以为是吴豪的另一个微信号。

苏灵:我知道。但我最大错误,就是用真实姓名命名。我不知道能不能改掉。我并不只针对我们聊天这件事。我现在的几乎所有工作都是用微信联系的,我确实不想用我的真实姓名。

龙吟:没事,继续用就是了,大丈夫行走江湖,光明磊落,无所畏惧。

苏灵:呵呵,我是个小女子,不是大丈夫啊!你倒是更直接,微信头像直接用自己的真实照片啊!牛掰!我直接不敢。

龙吟:因为我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

苏灵:哼!难道我不光明磊落吗?我也很光明正大,只不过还是要有保护隐私的意识。你呀,大哥,成天胡写八写,就是太不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啦!你为什么遭到别人的激烈反对和打击?不就是他们认为,你暴露了他们的隐私吗?

……………………

龙吟:呵呵,你这种保护隐私的意识,对于一个平凡的人生,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一个艺术家,尤其是我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家,要想完全保护隐私,就没法写作了。换句话说,真要保护隐私,就绝对不应该从事写作这个行当。

苏灵:大哥,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难道就不能既好好写作,又严格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吗?

龙吟:理论上有可能,就是完全虚构嘛!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就非常困难。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完全不从自己和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熟人身上取材,是万难做到的。基于此,我甚至想说一句很极端的话:作家的生活,没有隐私!

苏灵:大哥啊,你说的是不是有点绝对啊?

龙吟:唉,怎么说呢,小妹你还是读书太少啊!空口无凭,我给你举例论证吧!我刚从读书》杂志上看了一篇文章,写得非常深刻,很好地论述了作家的创作与生活隐私的关系。现在我就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你有空的时候,可以读一读,你这个幼稚的小妹妹,就能更好地理解你大哥我的创作生活啦!

……………………

——附录:

从来就不该讨人喜欢的作家人生(摘录)

比起伊夫林?沃那遮遮掩掩的回忆录,马丁?艾米斯的经历》实在太够意思了。他没有回避父亲金斯利的私生活(多半因为没法回避),写自己童年被性侵也一样掏心掏肺,他还写了被连环杀手绑架虐待至死的表妹(英国轰动一时的大案),写中年时与已经成年的亲生女儿相认,写自己的一口烂牙带来的种种困扰……

马丁从小就上私校,能够接触到平时接触不到的富家子弟,他花了不少力气想要养成一番贵族仪态,可是被一口烂牙弄得功亏一篑。穿着仪态、口音谈吐都可以培养熏陶,但是天生的烂牙,让人一望即知你的底细。

马丁交往的女朋友不乏名流……马丁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是米国哲学家安东尼娅?菲利普斯,婚内与她的好朋友伊莎贝尔?丰塞卡偷情,之后与安东尼娅离婚,与伊莎贝尔结婚。经历》一书即题献给现妻。

马丁?艾米斯一生树敌

无数,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与朱利安?巴恩斯夫妇翻脸……

金斯利的书信集里,也收了许多他写给小说家伊丽莎白?简?霍华德的情信,也直白地表达了他想同时在剑桥有家室、伦敦有情妇的想法。最后妻子受不了了,跟他离婚,又被媒体大大炒作了一番。两个儿子跟父亲,女儿跟母亲。

对父亲的离异再婚,马丁的心情大概比较复杂。他自己婚变时,对孩子充满内疚,发现能够诉说苦衷的竟然只有父亲,因为他要对孩子做的,也是父亲曾经对他做的。

经历》的体例比较奇特,不像别的回忆录大致有个时间顺序,而是有几个模糊的大主题,在其中穿插了许多马丁在学校时期写给后妈简?霍华德的信,主要诉说自己的寄宿学习生活,可见简是真正照料他生活的人。

简也是文化圈名流、切尔滕纳姆文学节的组织者,金斯利就是在文学节上遇上她的——金斯利参加了简组织的小组讨论,主题是性和文学》……

这段婚姻持续了将近二十年,后来金斯利开始酗酒,导致了性无能。一九八〇年底的一天金斯利给拉金写信,告知简已经离开了他:

“也没跟谁跑了,就是自己走了。她这么做一半是为了惩罚我不再想跟她亲热,一半是因为她意识到我没有那么喜欢她。”

接着他一边说“总算解脱了”,一边又承认“一想到她永远不会在我身边要比习惯她在我身边糟糕太多了”。

金斯利的小说杰依克的东西》(一九七八)写一个五十九岁的牛津教授与失去力比多进行了一番斗争,也算是没有浪费一丝一毫的人生经历吧。

金斯利不愿乘飞机、开车或是乘地铁,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都要依赖别人,离了女人根本没法过日子,何况他还害怕一个人过夜。

自从简离开他后,他就开始在晚上狂吃甜点(甜食产生的满足感可以部分抵消夜晚的焦虑和恐惧),每每把脸颊塞得像篮球一样大,在短短几年里体重就翻了倍。

西里尔?康诺利说:

“每个胖子的身体里囚禁着一个瘦子,拼命地挥舞着想要被放出来。”

金斯利?艾米斯则说:

“每个胖子的外面,还有一个更胖的胖子想要把他逐渐围起来。”

后来在马丁兄弟的安排下,金斯利和前妻希拉里以及她的第三任丈夫基尔马诺克男爵住到了一起。金斯利支付日常开销,希拉里照顾他的起居。在这十五年中,金斯利写出了杰作老魔怪》,捧得布克奖。

晚年的金斯利又胖又酗酒,没了力比多自然没法继续拈花惹草,他给拉金写信说:

“没啥大事……我去俱乐部然后喝醉,要么看书然后喝醉,要么看电视然后喝醉。”

醉酒导致他多次摔跤,最终搬进了医院病房,在精神创伤、中风、老年痴呆、肺炎的齐齐摧残下去世。

马丁写父母终究心怀慈悲,这是一种真实,比较一下外人的描述,那是另一种真实。戴维?洛奇在写作人生》中有一篇长文金斯利?艾米斯的起起落落》详细评述了金斯利的生平和创作,可以作为经历》的最佳补充。

……金斯利是其中的煽动者,毫无节制地跟每一位性感女人。他回英国后便迫不及待地给拉金写信吹嘘:

“我喝酒和办事儿比任何时候都要厉害……那第二件事,我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干……在你能得到的时候,你要尽量抓取,你瞧。”

洛奇说金斯利的性格里有攻击性的特征,他从厚颜无耻的粗鲁和偏见中得到一种恶魔般的快乐,考验着朋友和家人忍耐力的限度,然而读完他的小说,洛奇认为:

“我们掩卷长思,不禁要钦佩金斯利?艾米斯在他的创作中,是多么冷酷、诚实地探索和面对自己性格中不太讨人喜欢的方面。”

作家的人生,从来就不应该是讨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