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梦想漂泊(1 / 2)

霜天梦呓 郭振宁 2558 字 2020-03-19

龙吟:昨天睡得好吗?

苏灵:其实我昨晚两点多才睡的。

龙吟:我们不是1点半停聊的吗?不聊之后你又干啥了?

苏灵:唉,没干啥。我觉得我精神上有点问题了,焦虑已经快把我吞噬了。

龙吟:再次失眠了吗?你成天焦虑啥?难道我白劝了你一场吗?

苏灵:再这样下去,我就会没命的。也许我真的要去看看心理医生了。

龙吟:早和你说了,真的没啥大不了的。你可能就是太要强了,太想过上好日子了,这样不行。

……………………

苏灵:也许是吧,我不想那么平庸地活着。

龙吟:太想出人头地,也不是好事。你应该放低自己的心态,简单,单一,就是过很平凡的生活,又能怎样?

苏灵:无趣的生活,无聊透顶。我毕业后不想在河东省生活,我想去遥远的地方。

龙吟:这就是“生活在别处”的理论嘛!其实我觉得,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人生就是个围城,在里面的想出去,在外面的想进来。你在这里想到远处,可是等你到了远处,你就会发现那里,其实也没啥意思,也许你又会想这里了。

苏灵:是,你说的我未尝不懂。可是我还是想漂,我想去东北。也许,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我才能找到冷静的心境。

龙吟:我说的就是人生的真相,这也是我不喜欢旅游的原因。

……………………

苏灵:我也可能是三分钟热度。我喜欢旅游,可惜没钱。

龙吟:人总是在期望漂泊,可实际上无论在哪里,也只不过是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其实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苏灵:这的确是事实的真相。但我就是想离开这里,我想一个人走走,我想过那种我不认识任何人的生活。

龙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那就是逃避。你不能这样想,那样其实也没意思。

苏灵:独自地活着,游遍世界,我觉得很有意思啊!

龙吟:人是社会动物,你那样就搞得和野人似的了!

苏灵:哈哈,也许我是吧!

……………………

龙吟:以后你会成熟起来,就不会这么想了。

苏灵:算了,我不能的。因为没钱。

龙吟:那个咋呼“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老师,辞了职,最后干啥了,你知道吗?

苏灵:不知道啊!

龙吟:她最后跑到岭南,好像是丽江啊还是哪里,开了一个卖旅游品的店。我觉得也没啥意思,不就是个商贩?生活还不如当老师有保证呢!

苏灵:哈哈,只要她开心,也许这样就很好,有钱难买开心啊!

龙吟:我觉得还不如当老师呢,她一个商贩能挣多少钱?那商贩的活儿谁不会干?还用得着一个老师?

……………………

苏灵:不过也很好,你看看人家陶渊明,多么有骨气!虽说家族没落了,还是像贵族一样酷。

龙吟:他呀,是个大傻子,不要俸禄,饿得皮包骨头,你说说谁给他当老婆,不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吗?

苏灵:不过,我才不会像他那样,我还有责任呢!我得好好的。

龙吟:对啦,这不就又回来了?可不能撇下一切,自己漂去,就得在家尽责任才行。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

苏灵:是啊,我爱家人,不想他们因为我而受伤害。

龙吟:很好,你这样想,你父母才算没白养你。尤其是他们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女儿的责任就更大了,得当儿子一样使。

苏灵:哈哈,怎可能白养我?我真的愿意付出一切,去爱他们。只是我觉得反倒没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就是无尽的花钱。

龙吟:你现在是在求学阶段,当然就是这样了。你不能有任何自暴自弃的想法。

苏灵:我没有自暴自弃。只是,我是想有钱了,放下一切,我想去体验那种漂泊世界的滋味。

龙吟:我觉得你想离开人群去漂,就是自暴自弃的一个萌芽。我认为你离开人群,是不能挣到钱的。哈哈,那样你只能挣鬼的钱了!

……………………

苏灵:不不,我是想先挣了好多钱,然后把钱给家人,然后我再去漂,不就得了?我哪能不负责任?

龙吟:这样啊,这样还行吧!但是也不是很可取。因为那时候,估计你有家庭,有孩子了,去漂也是不负责任的。

苏灵:哈哈,也许没有的话,我就会去的;有的话,看情况再说。

龙吟:恰巧前几天,我写过一篇叫作附庸风雅》的作品,发表在我的自由诗神》里,内容就是反对旅游,发给你看看吧!

……………………

附庸风雅

(一)

我是一个大怪人,

很多的言行观点,

和一般人不一样。

比如现在这时代,

大家都喜爱旅游,

可我却讨厌此事,

我是一个标准的,

反对旅游主义者。

下面是我的理由。

(二)

有的人因事旅游,

有的人为了健康。

可是常见的旅客,

住着豪华的饭店,

把钱塞给老板的,

往往既不是病号,

也不是出差的人,

而是那些为玩乐,

而赶来的旅游者。

(三)

哲学家伊壁鸠鲁,

从来都不去旅行,

在自己的院子里,

他也能找到真理。

瓦尔登湖的作者,

梭罗独居在湖畔,

写出了世界名著。

而那些旅游者呢,

却跑到国外去找。

他们有没有找到,

自己的思想乐趣?

呵呵恐怕是很少。

(四)

如果问那些经常,

出入度假胜地者,

上面的这一问题,

答案多是否定的。

因为旅游者多是,

愁眉苦脸的一群。

只有当他们聚会,

在那短暂而仓促,

不稳定的时间内,

装出像在家一样,

自由自在的模样。

大部分的旅游者,

都显得很不开心。

我也不禁很纳闷,

他们为什么旅游?

(五)

实际的情况就是,

极少有旅行者是,

真正喜欢旅行的。

如果他不嫌麻烦,

不怕花钱去旅行,

与其说出于好奇,

观光奇异的风物,

游历美丽的山川;

不如说出于一种,

附庸风雅的心理。

人们旅游的动机,

收藏艺术品动机,

两者几乎都一样,

就仅仅因为那些,

上流人士这么做。

六)

到地球各个国家,

某些地区去游览,

常常被上流社会,

认为是赏心乐事。

而去过那里的人,

比没有去过的人,

心理总要优越些。

再说旅行也可以,

为人们提供谈资。

话题不多情况下,

人们可不能忽视,

这样一个给自己,

储备谈资的机会。

(七)

为了替附庸风雅,

这样的心理辩白,

有些人慢慢精心,

制作出一套神话。

那些社会上认为,

有很多人去游览,

风光旖旎的地方,

受到人为的美化,

加上神圣的光轮。

这使它们在那些,

没去过的人眼里,

显得像传说中的,

古代巴比伦一样。

(八)

而那些去过的人,

出于个人的利益,

有意培植和散布,

这种美丽的神话,

让待在家里的人,

也不禁心痒难挠。

出于这种优越感,

也因为他们付钱,

给当地旅馆老板,

这些神话才被人,

有意识传扬开来。

(九)

没经验的旅行者,

受到神话的熏陶,

想把外在的现实,

跟传说加以协调。

这种可怜的景况,

实在是并不少见。

由于神话的缘故,

加之几分下意识,

附庸风雅的意识,

他们才离家外出,

踏上漫漫的旅程。

(十)

现实中承认失望,

无异于承认他们,

愚蠢地相信神话;

从而也就降低了,

他们旅行的价值。

成千上万旅游者,

游览大海和高山。

有一大批无疑是,

名副其实地喜欢,

那类山水风光的。

但是也有许多人,

并不喜欢看风景,

在内心感到无聊,

甚至还有点厌恶,

但他们闭口不说。

(十一)

青岛杭州与上海,

当然是旅游城市,

可并不是唯一的。

泰山黄山和华山,

当然有名胜古迹,

可并不是全部的。

于是无数旅游者,

疲于奔命全中国,

甚至跑到了国外,

想把地球全看完。

这可真是够荒唐,

地球上哪都一样。

就算你真跑遍了,

跟在一个城市住,

或只爬了一座山,

又能有多大区别?

这就像好色之徒,

玩弄了上千女人,

其实和一个女人,

熄了灯还不一样?

又能有多少差别?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