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剖明心迹(2 / 2)

郑赐姓抗清坚定,这本王没有丝毫怀疑,他自举兵以来,在福建各地屡屡进讨,战功赫赫,虽然军纪不好,但瑕不掩瑜。赵铭道平淡说道。

魏王果然胸襟宽广,愿意为国姓爷说一句公道话。卢若腾竖起大拇指。

赵铭道则是说:本王只是说一个事实罢了,卢大人,以往你没的选,要为抗清献力,就要在郑赐姓麾下,可现在你有的选了,本王麾下新军不仅是抗清主力,光复希望,而且军纪严明,比之郑赐姓有过之而无不及,本王希望你能投入我新军麾下,为光复大业效力。

魏王,我卢若腾。卢若腾慷慨发言,却被赵铭道挡住。

赵铭道摆摆手:卢大人休要说了,你想什么说,本王清楚,本王招募你,是因为你是忠义之士,但成与不成,也不只是你能决断的,你若是那种认为,郑成功个人对你的知遇之恩,大于光复大义,认为对朱家的个人忠诚胜过民族国家的人,你就算来投本王,本王也会赶走你的。

卢大人,好好想一想,郑成功,朱明皇室和大明百姓,哪个在你心里重要。

卢若腾本有豪气之言,却被赵铭道这个问题堵在了嘴里,赵铭道则是吩咐道:果毅,你亲自送卢大人去东大营。

卢若腾忽然想到一件事:且慢!

卢大人还有什么指教!赵铭道问。

刚才魏王说,若国姓爷来,会把他送去朝廷问罪,可现在魏王已经几乎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国姓爷生死荣辱都在你一身了。卢若腾走到赵铭道面前,死死盯着他的眼睛,问:魏王,国姓爷若来,你会怎么处置他?

我说了,你信吗?赵铭道玩味问道。

刚才魏王让下官发誓,下官问心有愧,所以不敢,魏王说了敢发誓吗?卢若腾问。

赵铭道点点头:当然,我愿起誓。其实在我的眼里,郑成功是一个很特殊的人,只不过我不能告诉你他为什么特殊。我希望他是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大英雄,所以我在知道他厉兵秣马,要来抢潮州的时候,我立刻写信阻止他,因为他做了这件事,他就再也无法洗干净。

卢大人,这不是只是挑起内战罪过,而是在清军入侵两广,两广百姓期盼能抗清御虏的关口,这种事尤为可恶,所以我一早就告诉他,别做这种腌臜事,可是他还是做了,这让我很失望,很失望。

你知道吗,大明现在的体系内,我赵铭道、原先的西营和原先的顺军是抗清的主力,大明的那些忠臣、藩镇,上到瞿式耜下到一偏将,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来的,郑成功是大明忠臣之中最好的那个,而我希望他能变的更好,更完美。

他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可惜,我觉得他仍然做不到。至于我如何对待他,现在我能想到的只是把他带来朝堂,让他看看自己效忠的天子和朝廷,值不值得他效忠。如果最终他执拗,我也不会杀他,会放他回来,让他继续走他的旧路,然后让时间证明,谁对谁错。

赵铭道话说的很真诚,卢若腾看不出任何一点的做作和说谎,但是他完全不能理解赵铭道的这种态度,好像他的角色是父亲,正在教训一个走歪路的孩子,可这是为什么呢?卢若腾问:为什么呀,魏王,为什么会是这样。

我说过,郑成功对我来说是特殊的。赵铭道说道。

为什么,为什么特殊?纵然赵铭道已经说过,不会告诉卢若腾,但卢若腾还是忍不住问道。

因为赵铭道是穿越者呀,因为赵铭道学习的史书上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呀,因为赵铭道曾经为他不甘过,曾经无数次的告诉身边的人,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是写给大英雄郑成功而非麻子脸的,但是后来他也知道,这是个谎言,那首歌也不是写给郑成功的。

英雄应该完美无瑕,民族英雄是榜样,是信仰。

可惜,赵铭道败给了现实,史书,无论是清朝修过的史书,还是明朝遗民所写的史料,都清楚的记载了郑成功的错误,不仅仅是在清军南下时候挑起内战,他的错误太多了,多到赵铭道对他产生了怀疑。

但时间让人成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赵铭道终于明白,任何历史上的人物都有瑕疵,功是功,过是过,郑成功的过错无需掩藏,但是他的功劳也绝对不容许人磨灭,他还是民族英雄,一个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

唯一的变化是,赵铭道穿越了,给了他一个让郑成功完美的机会,他当然愿意做这件事。他不希望郑成功去抢潮州,不希望他日后火并其他抗清力量,希望他军纪严明,希望他是王者之师,正义之师,希望他不是因为对一家一姓的忠诚而抗清,是为了民族,为了百姓,为了国家。

但是他失败了,赵铭道知道,他无法让郑成功完美,郑成功也不会接受他的塑造。

帐篷里沉默到死寂,赵铭道擦了擦眼角的泪,他说道:卢大人,大明已经没救了,郑成功还有,我没有想压服他臣服于我,没有想压制他,我只是想算了,我不想了,只要他是郑成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