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局势稳固(1 / 2)

赵铭道坚定的摇头,挥手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说道:我意已决,不可转也。你们若让家眷来,本王也不挡,但是谁的妻儿来了,谁就跟本王南下,离开这里。

诸将见赵铭道如此,纷纷住口,左右相互看看,地位较低者,如李光利等再无心思,唯求以死报效,而曹化闻、杨展等人,却是各自留了个心眼,感觉自己尚在魏王那里说的上话,不如私下里再劝说一下。

如此一场,今日的庆功宴自然不会欢快起来,大家吃喝之后,就摆开了地图,正式商讨军务,随着崤山北道被打通,各方的消息已经传来,目前看来,大军在洛阳一带屡挫清军,已经占据上风,只不过兵力仍然处于劣势,周山大营在短时间内仍然要处于守势。

传兴将军于十七日前,在雁翎关南十七里的响水铺子伏击清军何洛会所部,歼敌、俘虏一千三百余,崤山南路的清军再不敢进攻,原本进入卢氏、永宁两城清军也被迫后退,三日后,佯攻武关之清军亦退至南阳府。

甘肃、陕北已经大定,留守陕甘的兵马已经在扩充,五日内,会有三千生力军,可为前期各营折损的兵马补充。

定国将军所部自南阳出发后,先佯装北上山东,后转战江北,如今在河南、安徽与湖广交界的大别山一带活动,清廷原定征调江北绿营四万援洛阳,但现在也减半了。吴三桂已经驻于徐州一带,这厮倒是有些手段离开了洛阳,开始随心所欲,阿济格派到他身边的满洲将领喀喀木都被他排挤回来了。

边墙之外的蒙古各部并未有异动。

山西局势进一步恶化,洛阳会战时期,清军同步在山西大规模作战,平阳、蒲州、汾阳等晋中晋南大城基本沦陷,在山西境内,只有几部义军在山区抵抗,暂避风芒。欧阳大人联络各部,避实击虚,牵制住了不少清军,但清军集结八旗和山西绿营部分精锐,屯兵于蒲州一带,威胁我军侧背。

赵铭道借着地图,告知全军将领现在的局势,现在来看,最为危险的就是山西,但是还未到崩盘的地步,清军在山西的主帅博洛不愧有名将之称,虽然后路不稳,仍然前进至黄河边,这样纵然无法过河,也能威胁关中和崤山道,让杨凌和刘传兴都不得不拿出足够的兵马来防河,只不过在洛阳方向上的清军主力连连失败的情况下,清军贸然也不敢渡河进击。

白将军,你自陕州来,今年潼关至陕州一带黄河可有封冻?曹化闻问道。

白文选连忙说道:这一点卑职已经问过当地百姓,这一段黄河很少封冻,也就近三十年,五六年中有一年封冻,但冰层也是厚薄不一,难以过人马,老河工说,去年这个时候,黄河中的冰凌比今年还要多,去年都没有封冻,那今年指定不会了。

而听从潼关来的人说,河津至潼关段亦没有封冻,也进一步佐证了今年黄河不会封冻,那里地势比较平,河流宽,水流缓慢,而咱们北面这一带河流收窄,水流比较快。

为了避免清军轻易渡河,传兴将军还询问防区内的河工水量情况,以现有的水量来看,今年黄河不会断流,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清军渡河必须用船。

曹化闻听了这话,微微点头,既然黄河不封冻也不断流,那就算清军在蒲州集结兵马,也不会对后方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只要正面不败,山西的清军断然不敢渡河。而目前的双方态势上来看,洛阳的清军拿周山大营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对耗下去,对己方也是有利的。

赵铭道对目前的局势也是满意的,除了山西的清军主帅博洛玩的这一招有些出乎预料,剩余的全都在预料之内。

若说起来,现在只有一个问题,清军主帅阿济格。赵铭道认真提醒道。

阿济格此人粗暴高傲,但将御属下的能力还是有的,麾下八旗各部、绿营都受他差遣,不敢有丝毫违逆,如今周山大营固若金汤,此人也难有作为,但说起来,以清军的实力和作战方式,其他人来了,也不能保证破这大营。

曹将军说的是,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兄长,在多铎死后,他也就是多尔衮最信的人,八旗主力现在中原,交给旁人,多尔衮怕是信不过他们。杨展也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