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娃子大喜:这也算功,小人还以为杀鞑子才算功。
怎么不算功,你劝来一个壮丁,对面就少一个,少一个壮丁就少一个干活的,他们的壕沟就挖的短一些,土墙就修的薄一些,工事差了,咱们这边打起来就方便,就能少死一些弟兄,你说这算不算功劳?李光利心情大好,仔细为他讲解。
关娃子点点头:算,算,当然算!
最高兴的自然是关娃子,他的朋友武敢是铁了心当战兵,然后往掷弹兵、特遣队方向发展,武敢身材高大,胆子也不小,是选对了一条路,可关娃子总是缺乏些胆量,畏首畏尾的,心想这次保命,带着赏钱回乡就行,不曾想还有这样一条立功的路,不用上阵杀人就立功。
整个白天,关娃子都带着壮丁在修造炮垒,因为清军火炮实在孱弱,所以只要把装满土的袋子和箩筐堆到有四尺厚,后面用木头支住,就足够防止对面炮击了,等落日余晖的时候,足足九门十八磅炮已经全数进入了炮位。
李光利选择的炮击地点位于函谷关大营的侧面,这里的土墙修筑在土塬的断崖边缘,加起来接近四丈高,而他命令火炮瞄准的正是断崖顶部和土墙根部的位置,直接把这里打的空虚,土墙自重就会导致垮塌,而且垮塌下来的土墙就会形成坡道,让明军甲兵可以直接冲进去。
事实上比李光利想象的还要简单,清军的土墙新修不久,也没像是修城墙一样进行夯筑,原有的空隙外加上寒冷的天气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缝,实心炮弹打上去,土墙一片片的剥离下来,炮击持续了很久,清军的火炮也有反击,但效果乏善可陈,壮丁们早已预备好了土袋,清军打坏一段炮垒,就修复一段,而且明军的炮垒低矮,处于杂乱的工事群中,而清军的土城墙却很突兀明显。
但是更为混乱的是土城内外驻守的清军,清军绿营各部,不论是主动和谈的还是没有动静的,都接到了白文选的信,内容只有一个献城免死,在天亮之前,把自己防守的土城墙推倒,就可保命,这些条件可是让高第在内的清军将领们大失所望,他们不仅没有预料到自己这么不值钱,也没有预料到连汉军旗都这么不值钱。
而在凌晨时分,大量的书信被一名俘虏送到了李国翰面前,李国翰大为吃惊,他还在设法与洛阳的主力联络脱困事宜,却不曾想麾下军心已经涣散成了这个地步,李国翰明知这是明军的离间之计,但又能如何,自己已经是必死,李国翰决定鱼死网破,对绿营营地发动了袭击,所以当重炮摧毁的城墙在一片喧嚣声中轰然倒下的时候,冲进去的新军士兵却看到了清军自相残杀的一幕。
如此清军已经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全面的进攻发生在白天,清军几乎没有逃走的可能,李国翰本想带麾下兵丁顽抗,但在投降不杀的命令下,大部分选择了投降,自此汉军八旗右翼全军覆灭,李国翰本人选择自刎而死。
呸,没骨头的狗奴才,数典忘祖的臭虫,死就死,还死成殉节的模样。李光利看到李国翰的尸体,骂咧咧说道。
白文选笑了笑,对手下人吩咐说道:来人,把李国翰的衣甲扒下来,找个人穿上,趁着知道他死的人不多,在附近晃悠晃悠,就说李国翰归降大明了。
这是何意?
若是骗赚鞑子杀他全家,也是好的。白文选平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