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口舌之利(1 / 2)

赵铭道都已经准备睡觉了,却是听到前沿热闹的很,也就来到了前沿,却见周文成在原地气的打转,骂咧咧的说道:那个汉奸实在可恨,胡说八道,简直该死,该死。

长官,千岁来了。黄有才拉了拉周文成的衣角,低声提醒说道。

周文成连忙闭嘴,赵铭道问发生了什么事,周文成把向对面的清营民壮宣传时,遭遇了一个能说会道的汉奸贼子反击的事说出来,而这个时候,彭施军依旧在高声叫嚣,风把他恬不知耻的声音传递过来:现在英亲王领兵百万,围困尔等于周山之上,而那周山,原本是三千多年前周朝先王陵寝,你们为了抗拒大清王师,竟然掘人坟墓,已经为天道所厌弃,莫要说我大清王师讨伐,就是上天也不会放过你们的。

这个狗东西,伶牙俐齿的厉害。赵铭道听这些彭施军的话,微笑点头。

这话却是更让周文成难为情,对方厉害就是自己的无能,他连忙请罪:是卑职无能。

赵铭道摆摆手:这你就错了,你虽然已经投笔从戎,但你骨子里还是个文人,文人都是要脸面的,碰到这么个无耻的,肯定不是对手。

赵铭道说着,看向一旁的黄有才,说道:黄有才。

小人在。黄有才没想到魏王竟然点到自己,非常激动,立刻应声。赵铭道拍拍手,说道:你来。

我来?来什么?黄有才不解问道。

赵铭道说:和对面掰扯掰扯,讲讲道理。

黄有才讶异:千岁爷,周长官这是文曲星下凡都说不过对面,小的大字都不认得几个。

他这话还未说完,就被旁边的周文成狠狠拍了一下脑袋:混账东西,身为士兵要服从命令,魏王大令,哪有你讨价还价的地方。

赵铭道呵呵一笑,则是对黄有才解释道:有句话说的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你既然觉得讲道理不是对面的对手,索性就别和他讲道理,骂人会不会?本王如今肩负天下之责,不能纡尊降贵,在这作市井言论,不然丢的就是大明的脸,可你不同,大可放开了骂,怎么让对面不舒服,怎么来。

黄有才一听是这个意思,微微点头,而周文成则低声对黄有才说道:不能让对面这么说下去了,你看周围弟兄们的神色都不对了。

彭施军虽然胜在无耻,但说的话倒也有几分歪理,若是再让他说下去,就不是动摇对方军心,而是己方军心被动摇了。黄有才眼见自己的责任重大,重重点头,他挠挠头,想了想,终究还是坐到了宣讲台上。

这台子是周文成让人搭建的,就架设在缓坡顶部的一处炮台边,对着一根木质的喇叭说话,这喇叭收集了声音进入一个木管,然后沿着缓坡下去,过了鹿砦和前沿沟壑,然后又形成了一个大喇叭,向远处的敌人播放,因为是提前准备,所以对面听这边宣传很清楚,而这边听对面宣传就有些模糊了,但风是从对面吹来的,因此倒也怼了个旗鼓先当。

黄有才酝酿了一段时间,问赵铭道:千岁爷,什么都能说吗?

倒也不是,你那云南土话对面的河南乡亲可未必能听懂。赵铭道见他还是过于紧张了些,打趣说道。

而黄有才一听,多了几分信心,他的河南话还算不错,当初潼关战役时,俘虏了大量的河南壮丁,黄有才这等后备兵就负责看管,那个时候就学了不少,而到了洛阳之后,修筑大营期间,他还因为能听懂河南方言,还专门负责管理一支五十人规模的壮丁队伍,几十天下来学的已经有模有样了。

黄有才轻咳一声,打断了正在说话的彭施军,问道:对面那个喊话的弟兄,你怎么称呼?

彭施军声音戛然而止,他想了想,反问:你怎么称呼?

俺爹姓秦,给俺取名秦碟,你叫秦碟就行了。你咋个称呼?黄有才又问。

这明显就是市井流氓赚口舌便宜的手段,彭施军是个读书人哪里能直接明白过来,倒是明军前沿的士兵听出了个大概,赵铭道压住自己的笑声,对周围人说道:别出声,别出声。

彭施军不敢说真名,只能说:我叫施军,秦碟,你河南话口音怪怪的,你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