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清军应对(1 / 2)

勒克德浑进行了解释,原来是汉军右翼在新安县城一带抓到了一批洛阳府的壮丁,这群壮丁参与了周山大营的构筑工作,原本已经被带往关中,但有些人壮丁的家小在河南,或者不愿意去异乡村,逃了出来,返回的过程中被抓,这些人提供了情报。

但是这些壮丁提供的情报并不精细,比如那大壕,多深多宽,都不知道,其实知道了也没用,他们表示自己离开的时候,大壕还在继续扩建之中。

诸位怎么看?阿济格问道。

固山额真谭泰率先说道:这么多的壕沟、鹿砦防线,南蛮子枪炮又那么厉害,咱们就要有更多的盾车,也需要更多填壕的民壮,这不是几百人能解决的,非得几千,乃至上万人规模才行。

这不是问题,本王已经命令河南巡抚和河南官员在周围征募民壮,附近几个州府的壮丁和车辆都要送到军前效力。阿济格平淡说道。

而另外一个固山额真朱玛喇则是说道:奴才觉得南蛮这大营构筑的很是坚固,听说已经修筑了将近一个月,光是民壮就动员三四万人,加上兵卒,就是小十万,这么多人修筑的大营,又把周围的城池村镇拆了个遍,怎么也不是盾车就能攻破的,还是当年打宁远时的打法,挖深壕,筑大营,准备长期围困作战吧,一味的求快未必是好事。

阿济格也是微微点头,而勒克德浑则是向朱玛喇投去了鼓励的神色,他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主帅是阿济格,他不便多说罢了,而阿济格则是看向一票汉将,尤其是绿营兵,于是说道:你们呢,怎么想的。高第将军,你说说。

高第见躲不过,只能说道:卑职以为,还是持重为好,准备长期作战,另外还是要增调火器,尤其是红衣大炮。上一次进攻,明军火力之强,世所罕见,光凭民壮推盾车可是不能解决,卑职听闻,明军有一种小型红衣炮,打的又快又准,三日前在那堡垒上打的应该就是这种,但若是架在前沿土坡上打,盾车在壕沟、鹿砦等地停下,那是会被挨个打坏的,虽然不知道为啥明军没有这么打,但咱们不得不防呀。

阿济格点点头,说道:你的见识很好,下次主动来说,别要等本王去问。

高第长出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算是放下来了,阿济格挨个问过大家的意见,心里有了个大概,但困难也是摆在面前的,民壮和车辆好说,本地就能筹措,但红衣大炮却不好弄,一路南下来的快,红衣大炮还在直隶境内,而各方各省援军也是如此,为了在规定时间抵达,都是轻兵来援,连携带的小炮都是不多,别说大炮了,有些甚至直接只有骑兵到了河南,火炮还需要时间聚集。

在综合了各方意见之后,阿济格走到中央,踩在巨大的羊皮地图上,提着刀,用刀鞘在上面一边指点一边说道:本王准备这么进攻,先筹措盾车,由民壮推车,后面安排填壕和挖掘的民壮,在绿营监督下掩护前进,后阵则是八旗精锐,步兵与骑兵混编。

这次进攻的任务是占领对方的前沿壕沟,也就是上次陷我盾车的地方,抵达之后,先填部分壕沟,让盾车过壕,然后在壕沟前安置盾车,役使壮丁就地挖掘扩张壕沟,待能获得可以对抗敌炮的掩护之后,把现有的火炮集中到前沿,用火炮摧毁南蛮前沿的鹿砦防线,继而再行进攻,你们觉得如何?

谭泰率先提出疑问:英亲王,您以八旗精锐压阵,若不近前掩护,也就谈不上压阵,若是近前,就必然遭遇敌堡炮击,上次奴才奉命压阵,虽然是进入两里之后敌炮才炮击的,但后来奴才返回战场,发现距离敌营最远的一颗炮弹竟然是打到了五里之外,还把一匹战马的马腿打断。

勒克德浑见状说道:谭泰说的没错,南蛮火炮确实犀利不得不防。以我所见,未必一次就要抢南蛮前沿,上一战,我在前沿观察,发现南蛮的堡垒上有两种炮,一种应该就是红衣大炮,一过两里就开火,而另外一种就是高第说的那种小炮,却是进入一里才开火,而南蛮堡垒距离鹿砦又有不少距离,我觉得,我们第一阵抢鹿砦之前百丈为宜。

让绿营押解尼堪直接到那个位置挖壕沟,连盾车都不必用,反正盾车挡不住南蛮子的炮弹,而他们火枪兵又不会打那个位置。先自行挖壕沟,占据一块阵地,就算暂时打不进敌营,也不用每次进攻都在洛阳与敌营之前拉扯,消耗时间。英亲王,您以为呢?

阿济格微微点头:如此也好,在敌百丈之外修筑阵地,现有的火炮进入,一可射敌土坡上的敌人,二也能破坏南蛮子的鹿砦防线,方便打开进攻道路。只是距离远一些,火炮准头未必够。

那就多弄些火炮,多打一些炮弹,总比让八旗诸绅上去挨炮弹的好。当即就有人表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