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整整三天的时间,清军都在修筑工事,出乎赵铭道的预料,清军竟然直接开筑土城,挖掘壕沟出来的泥土全部夯筑在了对面,这样形成了前面是护城壕沟,后面是夯土城墙的局面,四天的时间,在数万河南壮丁的的修筑下,土城已经初见规模,在周山大营前不到一百二十丈一字排开,一共三座,土城墙高度更是达到了一丈还多,而且还在加高。
皇冠堡上的炮兵已经看不到土城后面的清军调动,唯有周山主阵地上可以看到,以旗语为联络,进行拦阻射击,但效果已经差了很多。
连续两日,清军土城墙之后人声鼎沸,旗帜如云,连日来不断有军队从洛阳城中往前布置,白日间遭到了火炮拦阻,有些伤亡,清军索性夜里调防,如此规模的调动自然是要进行一场大战,赵铭道亲自来到了周山主阵地,看到曹化闻正在不断调配人马,手榴弹运送到皇冠堡和各星堡、三角堡上,一排排士兵调遣到了前沿防线,主阵地上的预备队的军官们也开始训话和动员,周山大营里充斥着紧张的气氛。
当清晨的太阳从东方清军土城方向升起的时候,秋日的晨雾被微风和太阳驱散了,远处的清军远远不断的出现,一股股人流汇入,数不清的大小盾车在壮丁的推动下从土城的城门和土城之间的空地上出现,从周山大营主阵地上看去,气势也是恢弘。
清军在各色旗号的指挥下,沿着周山大营前沿展开,从北面的涧河一直延伸到南面的洛河,绵延有七八里长,密集的盾车冲锋在最前面,好似一道道的木墙,掩护着的军队也很精锐,绿营兵和满洲八旗夹在其中,显然清军这次是全面的进攻,而且是持续进攻。
魏王,看来鞑子要和咱们硬碰硬了。曹化闻布置完一切,对赵铭道说道。
赵铭道说:也该让阿济格清醒清醒了,今天他们肯定在我们的周山大营撞的头破血流。
曹化闻点点头,对身边军官吩咐道:点号炮,反击!
随着反击的号令下达,从前沿到纵深,超过两百门的火炮发出了怒吼,目标直指正在集结的清军,清军土城距离周山大营很近,方便冲击,但也在炮火射击范围内,只要一出城就面临攻击,早已标定好射击诸元的火炮打出了很高了精度,前沿的旧式火炮也因为靠的靠前,打出了相当的战果。
但这一次,清军至少投入了四万兵力,甚至可能更多,一遭遇炮击,已经出城的军队立刻跳进土城墙前的壕沟之后躲避,而土城墙头的清军火炮也开始反击。
赵铭道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纵深阵地之中没有弹着点,细细一看,原来清军火炮打的是前沿的鹿砦,几轮炮击之后,三大土城的城头都被硝烟笼罩,炮声隆隆,阵势已经不亚于大明一方。
怕不是动用了三四百门火炮。曹化闻咧嘴说道。
赵铭道皱眉:鞑子哪里来的那么多火炮?
杨展却是说道:魏王这就不知道了,自万历朝老奴造反以来,大明少有王师能野地与敌决战,靠的就是城防,后来皇太极掌权,屡屡犯边,进入中原抢掠,所以不仅辽西,就连九边和北方一些城市也铸造火炮,虽说红衣大炮这类火炮质量一般,数量也比较少,但劈山炮、佛朗机等等轻型火炮对敌我双方来说很是简单。
而且鞑子之中也不乏铸炮能手,旁人不说,那个陕甘总督孟乔芳就以此在鞑子那边起家受赏识的,别说在这里拿出三四百门炮,就是搜罗个千儿八百的火炮,也是等闲。
赵铭道不由的眉头一皱,心想也是,他在云南军械局与一些铸炮匠人聊过这些事,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铸炮可是比造火枪更简单的事,长身管的铸不了,就铸短的,轻便的弄不出,就弄重的,是个人不是个人的就能捣鼓出来,而满清也很重视火器的。
哈哈,管他多少门炮,今日鞑子是来送命的。大战在即,赵铭道可不想表现出任何的犹豫,大咧咧的说道。
曹化闻也是如此,面对大营之外号角连音,旌旗遍野,曹化闻立刻命令道:来人,竖起魏王和与本将大旗,全军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