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被气的吐了血,这个消息被瞒住了,但是主持军务的勒克德浑很快就后悔隐瞒这个消息,原因很简单,阿济格气晕吐血可以瞒得住,那写在南城墙上的几十个大字可瞒不住,很多人看到那些字,而满洲人都知道阿济格脾气暴躁,是个暴虐的人,却没有听到他的骂声,而军队也勒令在洛河南扎营,而不是进行报复。
很多对阿济格了解的满洲将领心中怀疑,为啥出了事后英亲王不见了,反而是小字辈的顺承郡王在主持军务,而且对英亲王的事讳莫如深,难道被气死了?
而大明骑兵可没有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在洛河北岸与清军前锋大战几个来回,从早上打到第二天下午,保护魏王的诗文不被清军破坏,但清军也是君辱臣死,处于拼命状态,不顾性命的冲杀,而等阿济格醒来的时候,那诗文还在城墙上。
孙儿无能。勒克德浑在醒来的阿济格面前低下头。
阿济格摆摆手,最开始的盛怒已经被痛苦所掩盖,他知道,暴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中敌人奸计,所以说道:不要说了,勒克德浑,我们两个要讨论一下局势,我的愤怒必须让明军用献血来浇灭,只有赵铭道的脑袋放在我面前,我才可以忘掉这件事。
勒克德浑长出一口气,他昨天庆幸阿济格气昏了,若是不昏倒,他还真拿这位脾气暴躁的叔祖没有办法。
叔祖您看。勒克德浑展开了地图,说道:这里就是明军的周山大营,就在南北崤道的汇合地段,北面是涧河和北崤道,南面是洛河和南崤道。而两河两道都夹在山峦之中,地形以丘陵沟壑为主,斥候来报,说南北崤道都被明军控制,北崤道上新安、渑池两县丢了,南崤道上宜阳与永宁丢了,但这四个县城驻守兵马不多,但在陕州,却是明军第二个屯兵所在,明军号称周山十万,陕州五万,虽然多有夸大,但兵马着实不少。若不切断南北崤道,就无法围困周山大营。
另外就是南阳有明军李定国部作乱,其本是流贼西营所部,当年被肃亲王南征灭国,西营投奔赵贼,前段时间从武关入河南,为祸一方。昔日地方官称贼兵上万,但实际不足五千之数,只不过连月来在豫南、豫东一带作乱,不少匪、贼入伙,现在人数激增,若不应对,恐威胁中原。
听闻南阳明军骑兵众多,是真是假?阿济格脸色苍白,精气神也是不足,出言问道。
勒克德浑说道:是真的,不仅多是骑兵,而且一人双马,机动能力很强。
你认为谁去追剿这支明军为好?阿济格问。
勒克德浑说道:这明军虽然战力不俗,但仍非我大清兵对手,但我担心贼兵未必肯与我军对决,反而似当年流贼那样,流窜中原,祸乱地方。所以追击之军,一要战力强横,二还要持之以恒。思来想去,平西藩兵或汉军右翼都可以,吴三桂和李国翰也能征善战,麾下骑兵也不少。
吴三桂行吗,本王南来时候,接到郑亲王传书,说吴三桂两面三刀,要谨慎使用。
勒克德浑说道:他亲眷在南朝手中,确实有二心,但此人就是个墙头草,我大清如今国势昌隆,南朝也不过是因为赵贼狡诈而一时得势,吴三桂自然分的清。但您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吴三桂比李国翰合适。
他亲眷在赵贼手中,难免与对面有联络,若在洛阳作战,说不定会泄露军机,去追剿李定国最合适不过。
召开全军将领,军议!你去布置一下,若吴三桂敢在军议上推三阻四,就留下他,掌控他的营伍。阿济格冷冷对勒克德浑吩咐说道。
勒克德浑点点头,济尔哈朗当初也是夺取吴三桂兵权,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毕竟平西藩是重要战斗力,济尔哈朗无法接受这支兵丧失战斗力,更不能接受其反叛,但是现在不同,八旗主力已经陆续抵达,平西藩却还只剩七千兵,虽然也是不小的能量,但已经不是离不得他的境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