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道听闻清军在崤山北道有兵马上万,且修筑有工事,登时有些犹豫,他说道: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如今我方能抽调兵力与敌人相仿,未能形成明显优势,白将军可有把握?
白文选则是反问:魏王准备予末将多少兵马?
赵铭道指着地图上一处小镇说道:我军若攻函谷关之敌人,清军必然阻拦,而此地名为磁涧,扼守洛阳至函谷关的官道,两面夹山,且有涧河在侧,我准备让杨展率大营一支兵马,北出磁涧,为你阻挡敌援。
阻援之兵不可少,周山大营不松懈,我与曹将军已经商议,只能支援你一个步营和两个新编营、一个甲兵营,另外支援两个炮兵大队,计四千兵与十二门野战炮,其余则由传兴派兵支援。
白文选点点头,说道:末将来时候,传兴将军已有指派。
虽然周山大营之外兵力也不弱,但艾能奇防边,杨凌防河,甘肃用兵和关中练兵各自占了一部分兵力,而在崤山南道的清军长驱直入之后,刘传兴为了避免清军从武关入关中,有抽调三千兵马支援武关,如今刘传兴麾下还有四个精锐步营和四个新编步营、两个甲兵营外加三千骑兵,但这些兵马也不能都用,而且进攻函谷关骑兵也没用,因此只留下一个精锐步兵和一个新编步营,其余全都可以用作进攻函谷关,且还有一个混编炮营支援。
赵铭道如此算下来,可供白文选支配的明军合计步兵一万二左右。赵铭道听完,背着手走了几个来回,他没想到各方用兵会占据那么多的精兵,但他也不会去怪刘传兴,毕竟这位将军是他麾下最稳重的。
兵力与敌相仿,清军有敌利优势。赵铭道喃喃自语说道。
白文选看了看冯双礼,冯双礼知道自家老弟兄的想法,白文选是既有信心,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单独掌兵的机会,于是冲他点点头,投去了鼓励的眼神,白文选说道:魏王方才所说孙子兵马,末将倒是有些浅见与魏王不同。
你且说来。赵铭道看向白文选。
白文选认真回应说道:方才魏王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末将以为,孙子生于春秋时代,其所忠之国,所战之国,所和之国,都是周王一脉,可谓同气连枝,各队自战术到军备多半相仿,战力也在模棱两可之间,也就有了这些兵法,末将以为,十则围之中的十放于现在,未必是兵力十倍方可围之,而可以理解为战力十倍方可围之。
此番进攻函谷关清军,我军与清军兵力虽然相仿,但战斗力却相差极大,要说五倍于清军战力,那不现实,但三倍于敌,末将很有信心。
且末将以为,函谷关之敌,围而全歼,可望而不可及,但击溃清军,驱赶清军出崤山北道,倒也不难。
这么说,你有信心?赵铭道看向白文选。
魏王麾下新军,天下无敌,若与敌人兵力相仿都不能胜之,末将自不会立于天地之间。白文选信心十足的介绍,继而又跪在赵铭道面前,说道:末将愿立军令状,自今日起,五日不破敌军,杀末将的头!
赵铭道听了这话,微微点头,他并非对自己麾下新军没有信心,而是这一仗实在败不得,虽然陈梓君送来的密件他还没有看,但不用看也知道西南局势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急需自己前往,可周山大营后路不畅,他如何敢走,说白了,几年来的身价全压在了这里,还不由自己掌握,他是忐忑不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