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河防(1 / 2)

赵铭道给吴三桂准备的礼物可不只三万两银子,还有几封密信,里面内容大体差不多,都是和人商议如何投诚,如何杀济尔哈朗,条件如何优渥,如此云云,而且盖了魏王之宝,语气上似乎二人早有联络的。

而吴三桂也不负赵铭道所望,按照写好的具备突围出城,一路跑去了陕州,竟然是跟上了撤退的清军部队,吴三桂不让人露身份,佯装成王屏藩麾下一支,顺利通过崤函古道,进入洛阳盆地。

济尔哈朗安排李国翰率汉军旗殿后,利用沿途州县城市和关口迟滞明军进攻,实际上,明军也没怎么进攻,毕竟从四川出击之后,已经连续作战,全军上下都很疲劳了。

按照济尔哈朗的布置,汉军旗殿后,济尔哈朗前往洛阳收拢军队,把河南、直隶一带的军队向洛阳收拢加强军力,随军撤来的平西藩就被安置在城外,济尔哈朗以为蛇已无头,无需过多警惕,防备兵卒逃亡就可以了,但却没想到吴三桂直接回了营中,出现在了全藩子弟面前。

王屏藩几个根本无法和吴三桂的威望相提并论,吴三桂一出现全军振奋,其实很多平西藩的中层将领都不知道潼关分兵是济尔哈朗授意王屏藩搞的鬼,王屏藩也没有控制全藩。

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城,济尔哈朗大为惊骇,他根本没有想到吴三桂能跑出来,但也根本承担不起吴三桂造反的代价,现在他麾下兵马不多,如果吴三桂造反,必成大祸,而吴三桂也无意招惹济尔哈朗,对于济尔哈朗分他兵权,欺瞒他代字营作战,没有通知就抛弃潼关逃跑的行径一字不提,仿佛这些都没有发生过,反而主动向济尔哈朗请罪,为潼关失守负责,这样的台阶,济尔哈朗不得不用。

控制平西藩的计划宣告失败,弥合与吴三桂的关系成为了济尔哈朗当务之急,于是这一次他抛弃了王屏藩,以王屏藩擅自隐瞒命令为由将其斩首。给平西藩全军一个交代:从代字营撤退的时候,郑亲王是命令王屏藩接应潼关守军的,可是这个混蛋为了争权夺利,带着平西藩弃主而逃,该杀!

而吴三桂也接纳了这个说法,把王屏藩一党的将领名字填写在了赵铭道给的那几封信上,递给了济尔哈朗,顺势除掉了几个不稳定因素。

这就是花了我一万七千两银子的船厂?

朝邑,赵铭道看着位于黄河边几座并不巨大的房子,不由的有些怀疑,这里只用篱笆围了一圈,里面堆积着大量的木头,唯一称得上建筑的就是一座宽不到三丈,长约二十丈的厂房,其余的简直和一个杂乱的工地差不多。

这是本地一个私营船厂,从买下来到招募工匠,再到把广东调来的匠人和水师安顿下来,花费了赵铭道一万七千两,可看到的却没有丝毫值得称道的地方。

杨凌负责防河,所以此时陪在赵铭道的身边,说道:广东水师来了二百七十人,其中三十个船匠,其余都是擅长桨船作战的水师士兵。

怎么才来了三十个匠人?赵铭道有些皱眉,他明明在信中把黄河水师的重要性和成义交代的清清楚楚,成义也不是有门户之见的人,怎么可能只来这点人。

杨凌说道:按照匠人的说法,实在是那些船太简单了,如果不是您要求迅速成军,来三五人简单教教法式就能干起来,他们要求了不少配合的工匠,主要是木匠和铁匠,卑职全部从延绥的军户之中差遣来,因为出的工资高,来了六百多个。

一直进入厂房,赵铭道才算是感觉这些钱花的是值得的,船厂接手过来这才不到半个月,厂房里已经有两条大体成形的船只,这两艘船只是广东的匠人简单勘察了黄河水道之后制造的,属于舢板,建成之后,十个人划桨,一人控制舵,另外配备炮手两人,正前可以安放一门火炮,而两侧则可以加装回旋炮,最适合黄河这种水道行驶和作战。

要知道,河津以下的黄河水道非常宽阔,水却很浅,水文非常复杂,大船一旦搁浅就很麻烦,划桨船最为合适,至于船只的武装根本不用考虑,甚至赵铭道连船头的火炮都不准备装,因为现在炮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