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以为自己躲过一劫,他心里还在盘算着等济尔哈朗把潼关城交给自己后,找个机会收拾王屏藩,就听到了济尔哈朗的安排,每个安排都让他心惊肉跳,而且越来越紧张。
济尔哈朗带来的满蒙八旗虽然不足四千之数,却都是亲军,自然带身边,这本没有什么,但汉军右翼如今剩余的六千多兵直接被带走了五千,李国翰本人亲自统帅,而孟乔芳的陕甘督标和几个能打的镇标正兵也被调走,孟乔芳本人更是要去赞画钱粮。
平西藩部王屏藩、吴德兴等将,调遣本部随本王差用。说到最后的时候,高得节最先忍不住了,因为这一下调走了平西藩六千多兵,高得节说道:郑亲王,我们。
吴三桂这时已经知道自己中计了,但进来时看到那些杀气腾腾的满洲兵,王屏藩等将领被点到名后的欣喜以及刚才郑亲王亲口说的违令者杀无赦!都让他不得不冷静下来,他连忙拦住高得节。
济尔哈朗冷冷看向高得节,问道:高将军,你可有异议?
吴三桂接口说道:高将军肩负西城墙防御重任,却缺少火器和火药,想要向王爷求些恩赏,实在是有些孟浪了。
这些好说。济尔哈朗平淡说道:按照本王分配,诸将立刻去调遣兵马,于金陡关集结,待本王至,一道上麟趾塬。平西王、高将军、董将军你们几位留一下。
军议散去,吴三桂等留守潼关的平西藩将领留在了节堂之中,还有就是受他差遣的陕甘绿营,这一次,主力不仅被济尔哈朗调遣走,留下的陕甘绿营也都是杂牌,唯一算有战斗力的也就是陕西巡抚黄尔牲的标营,却也只有两千七百余兵。
济尔哈朗出去交代了很久,才是再现身节堂,直接让人上酒菜,招待留守潼关诸将,一阵安抚,有求必应,最后说道:潼关坚城,明军未必敢打,这一战,主战场多半在麟趾塬上,今日调精兵出城,筑工事于寺角营,先接敌阵,潼关虽在前,却是我军休整之地,本王决意轮番与明军作战,视情况把城外军队与城内换防,诸位也要借机会好好整编队伍,以备差遣才是。
诸将都是连声应和,别说绿营将领没看出猫腻,就连平西藩一些将领都被蒙在鼓里,主力出城接受济尔哈朗指挥,他们可没有往坏的方面想,还以为这是平西王吴三桂与济尔哈朗商议好的,而济尔哈朗也表现的很正常,他把潼关的府库和粮仓交由陕西巡抚黄尔牲管理,一应支用直接由其负责,鉴于潼关城积蓄了从西安带来的部分夏税和河南临时截留来的银两,多达四十七万两,由此也就没有人怀疑济尔哈朗的用意。
等到吴三桂被济尔哈朗勉励、款待完毕,出了潼关卫指挥使衙门的时候,天已经擦黑,归济尔哈朗指挥的军队大半已经出城,而第一批就是平西藩的军队。
木已成舟,吴三桂又能如何,只能装作没事人一样,返回军营,大帐之中,吴三桂高呼:郑亲王算计我,这群满洲人,时时刻刻都在算计我!
王爷息怒,现如今郑亲王夺我们兵权,意欲何为,还需弄清楚,卑职担心,这厮不会要逃跑!高得节说道。
从汉中出征时候,拥有五十三个牛录的吴三桂尽起藩内精锐,还带了不少藩中壮丁与汉中民壮搭配在一起差用,麾下平西藩子弟有一万三千多,其中正兵一万出头,但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兵了。
出征陕北虽然经历了几番阵仗,但是打的都是轻松仗,而与魏王赵铭道作战,吴三桂出工不出力,合计折损了也不过四百多,但逃营、开小差的很多,尤其是陇山一战后,很多平西藩兵越发想念亲人,不少人逃亡,而从西安撤退潼关时,虽然有满洲兵弹压,小规模的逃兵仍然不少,就算进驻潼关城,也有人用绳索缒下城去投奔明军,以保全家小,赵铭道送王屏藩家中男丁首级来,着实吓住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