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与其说守边,倒不如说保卫关中。
而欧阳直对于防河的办法也是差不多,在延川和宜川两地屯兵,一旦渡河也是立刻支援。
杨凌,你有什么话说?赵铭道见杨凌有些意动,出言问道。
杨凌说道:卑职对防河之策有些看法。
赵铭道点点头,在逼近潼关之后,对于山西情况并不熟悉的赵铭道第一个要求就是防河,让杨凌率本部骑兵沿着黄河北上,管控渡口。杨凌说道:卑职这几日管控渡口,与一些河工、商贾有过接触,按照他们说法,山西和陕西段的黄河,以龙门可分两段,龙门以北是峡谷地形,虽然有渡口,但是河水湍急,两侧道路难行,除非酷寒天气,河面封冻,否则渡河困难,按照欧阳大人所说防备倒也妥当。
但是龙门以南,水面宽阔而水流平缓,不仅有渡口,还有航运,而且冬季也很少封冻,卑职以为,不如就以舟代兵防备,若有战船,黄河就是天险了。
以舟船代兵,这一策微臣想过了,但困难重重,就算有船工和船厂,但水师指挥使用,我军是一窍不通了。欧阳直笑道。
如此说话,堂内将领都是笑了,欧阳直不知自己说的什么引发哄堂大笑,只能问:你们笑什么?
曹化闻说道:欧阳大人,你到底在魏王身边时间太短了,对咱们魏王了解太少,魏王就是以水起家的,当年横行海上,只是因鞑虏跳梁,才上岸举事,咱们魏王对水师可不陌生,而且在粤西也有一支横行大洋的水师呀。
欧阳直确实不知,连称有罪,赵铭道笑了:不知者无罪,本王这就调遣粤西水师北来,组建黄河水师。
军议结束之后,赵铭道单独留下欧阳直,仔细交代前往山西的事宜,并且从自己卫队之中精挑细选的八个人,保护欧阳直的安全。赵铭道说道:大同那边的形势已经不可收拾了,姜瓖被困孤城,近四万满洲八旗围困,纵然我知一旦破城,鞑子会屠城,可我也不能去救。我军虽连战连捷,但也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魏王何故如此伤怀,做大事者不可有妇人之仁呀。微臣以为,山西全局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甚至不该占据城市,以免与敌决战,当以在乡村袭扰,破坏清军统治为好。而整体来说,应重南而轻北,以免清军主力进入晋西南,与关中清军河流,对我军不利。欧阳直在江湖摸爬滚打多年,已经很有心得,所说的正是赵铭道所想的,赵铭道此刻只是觉得时间不够,不能把所知的游击战思想告知欧阳直,但见欧阳直所说大体相当,心中很是欣慰。
二人说着,卫兵进来汇报说道:王爷,定国将军求见。
赵铭道诧异:有什么话,方才军议不能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