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防边防河(1 / 2)

诸将纷纷请命,但是欧阳直却是说道:魏王,关中如今在手,但清军占据潼关,时刻威胁我腹心之地,轻易不可分主力再进山西。如今我山西义军起事,如火如荼,已成燎原之事,满清八旗主力尽在山西,但义军多以守城、破袭为战,与清军正面对决,多有败绩。

微臣以为,山西义军之能,不在于复地、歼敌,却在牵制清军,为我王师主力争取时间,将帅率军入晋,战不成,败有罪,万万不可。微臣愿代魏王通联三晋,牵制敌军!

这也是正和赵铭道的意思,山西虽然有大量义军,但根本没有像自己这样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姜瓖被困大同,已经无力回天,而各地义军互不统属,清军薄弱时候,声势浩大,清军主力一到就会一触即溃,而关中新复,三边不稳,也无力进山西控制局面,派良将不如遣使者。欧阳直流浪江湖多年,合纵连横之事,最为允当。

好,欧阳先生,本王这就敕封你加兵部尚书衔兼督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山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军务粮饷。赵铭道笑着说道。

欧阳直连忙叩首谢恩,他在陕北有一段时间,山西陕西的义军有过合流和交往,知道那些义军有的拥立朱明宗室,有的自己加封,什么大将军、五省总督之类的比比皆是,但自己这个却是大明魏王封的,有朝廷的敕书,是比什么都管用的。

欧阳大人,你入山西之后,可与各部义军联络,本王可为你提供粮饷,而用人之项悉数由你一人而断,武官可封到挂印总兵,文官可至巡抚,爵位亦可至侯爵,若要再封,大可奏来,本王自会支持。赵铭道说。

欧阳直则是说道:山西义军如云,动辄以十万二十万号称,而三边新复还在扩军,粮饷之事,微臣不敢多要,但请敕书两道,以备不时之需。

可以!饶是一群将领面有微词,赵铭道依旧认可,他请欧阳直坐下之后,说道:欧阳大人,虽已经委任你为山西总督,但你若再有良策,可千万赐教。

赵铭道越是尊重欧阳直,欧阳直越是谦卑,他连忙说道:不敢说赐教,微臣确有些思量,请魏王决断。

说着,欧阳直走到了铺在地上的地图前,说道:关中虽是四塞之地,但我王师新复,地方尚未安靖,而北方被鞑虏占据多年,四面皆敌人,如今潼关虽为清军所占,但敌军势若,我军扎下营寨则利用渭水、工事可将敌拘束于一隅之地。

但陕西防御尚需照顾两处,其一防边,其二防河。

欧阳直显然是早有准备,指着地图介绍起来,所为防边自然是就是长城防线,现如今不仅潼关正面有敌军,陕西的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北面草原、荒漠是早已效忠满清十余年的草原部落,而在河西走廊的西面,卫拉特各部也于三年前派使表贡奉,即便是藏地的和硕特汗国也是如此,陕西早已是四战之地。

现如今,卫拉特和和硕特汗国都没有直接参与到明清战争之中来,但漠南蒙古可是满清铁杆,不可不防,特别是清廷如今兵力已经接近枯竭,漠南游牧各部南下也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防边,欧阳直提出了两个建议,其一是迅速大明在三边的卫所,建立沿边的警戒体系。但并不以边墙为防御,原因就在于,陕西境内千里长城,十万军队一线铺开都未必成行,也没有那么多军队可以用。

因此也就第二策,从三边军户之中挑选精锐兵勇,并且把他们的家小亲眷迁移到关中安置,把这些精锐编列起来,分镇固原、庆阳和延安三府,这些都是北面进入关中的必经之路,若有警讯,再行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