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十二连城(2 / 2)

这类烽燧济尔哈朗可一点不陌生,长城内外到处都是,左不过就是一个夯土的台子,就留一个小门,进去之后也很狭窄,一条孔道通到烽燧上面,大的方圆七八丈,小的方圆三四丈,遇到敌人攻击,关上门,全员上烽燧顶部,用弓箭、火器、石灰做武器,唯一上去的通道,一个人就能守住,这类工事在草原上面对没有攻城武器的游牧民族,二十个人能挡住一千骑兵,而所谓十二连城也都是这类工事。

喀喀木搬来椅子,正与济尔哈朗说话,就见远处烟尘陡起,一队队士兵从麟趾塬的边缘处冒出脑袋,出现在了平坦的塬顶,济尔哈朗不悦:这些南蛮就这么上来,应该不是因为愚蠢吧。

雨水冲刷出来的沟壑对什么军队都不友好,而明军如此进军,显然知道塬顶并没有敌军埋伏,喀喀木只能老实说道:王爷,这群南朝兵来自云贵,其中有不少狼兵、苗兵,他们本就是山民,天生的斥候,手持短刀苗弩,身披茅草,趴在地上根本看不出来,自我部进驻麟趾塬,与其几番混战,都没有捞到好处。白日间还好,若是夜晚,一队兵出去巡逻,回来少两三个都不知道怎么少的,弄的人心惶惶,尤其是前沿的沟西、石门两关的守军,完全不敢出去了。

想当年,我八旗诸绅打的明军不敢出城,现在却是被一群狼兵困在城中!济尔哈朗怒道,但却没有惩罚任何人。

禁沟两岸的十二连城都是以陕西绿营兵为主,少量满洲兵监军,若是没有狼兵那种厉害的斥候,他们还敢出去耀武扬威,现在敌人狼兵凶狠,暗杀袭扰,前沿的满洲军官自然不愿意让满洲兵出去冒险,而绿营自行出去,也只是敷衍了事,后来连出去巡逻的胆量都没有了。

济尔哈朗没有多说,只是坐在那里看,明军自上了塬顶,就开始在平坦的地面上列队,刺刀闪亮,人如墙,枪如林,济尔哈朗这是第一次见识大明新军,眯眼看着,却见明军都是百人一支,前后三排,依旗排队,按鼓、号行止,进退有度,井然有序,却是济尔哈朗这打了几十年仗都没有见识过的军队。

这就是火器营吧。济尔哈朗问道。

喀喀木说:是,这就是赵贼麾下火器营,您看,一水带短剑的自生火铳,不披甲,戴笠盔,衣服都是一样的,牛皮靴子。

济尔哈朗认真听着,感觉越来越麻烦了,这不是他第一次听人说起火器营,实际上,第一次听闻这支军队还是三年前在京城,在川南大败而归的固山额真,多尔衮的心腹何洛会介绍的。当时大家听了,还都不信,觉得明军火器的揍性,怎么可能全员装备鸟铳呢,定然何洛会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而故意夸大,但是随着广东、湖广连连有赵铭道、火器营的消息传来,济尔哈朗才是认真起来。

但以往的传闻之中,这类难缠的军队只有三千、五千之数,而在陇山之战中,却说有万人规模,济尔哈朗不免有些后怕。

听闻这类火器营,最擅长据险而守,结阵抗拒,无论是骑兵冲锋还是甲兵突阵都是不怕,就是不知道进攻能力如何了。济尔哈朗眯眼说道,显然今日却是要看上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