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回应吴三桂(1 / 2)

事实证明,陈梓君看破了吴三桂的诡计。吴三桂在渭水南大营前进行了一次阅兵式的撤军之后,立刻加速东撤,占据了阳平镇的浮桥,并且在北岸修筑工事。

而喀喀木率军仓皇奔逃至此,身后白文选、冯双礼二人追杀不止,自五里坡至阳平镇,双方恶斗七阵,清军每战必败,主要是全军士气低落,又是撤军,已经无人愿意死战,而喀喀木本人率队曾殿后,却在岐县一带遭遇了白文选亲率的黑锋骑兵,结果又是一场大败。

可是到了阳平镇的浮桥,平西藩兵已经建立营寨固守支援,掩护喀喀木大军过河去岸,白文选几番进攻都是打不开局面,一直等到了杨展带来的步兵支援,但清军已经撤离大半,杨展率军进攻清军阵地,却发现敌人故弄玄虚,一路直接冲上了浮桥,却是中了平西藩将王屏藩的奸计,这厮在两座浮桥上都放置了火油,而且布置的异常隐秘。

火油没有直接泼在浮桥表面,而是藏在提供浮力的渔船上,然后在浮桥北面刷了火油,在明军上了浮桥之后点燃,很多火油罐子爆燃。饶是杨展部是川军,多半会游泳,但冲锋在前的都是披甲的精锐,落水之后淹死两百多人。

但吴三桂的阴招却没有顾及周全,喀喀木要撤退的时候,其实也通知了西安的孟乔芳,让他派兵接应,孟乔芳派遣宁夏总兵刘芳名率领本部和陕西一部绿营,马步合计四千余从咸阳渡渭水向西支援,结果吴三桂把喀喀木接应到了南岸,不仅如此,一路东撤,把渭水上的浮桥都烧了个精光,刘芳名想跑都是跑不掉,结果被白文选和杨展二人追上,于武功县境内被完全歼灭。

自此,陇山一战的作战行动就完全结束了,赵铭道没有参与追击,而是在汧水河谷之中四处奔波,劝降甘肃绿营各部,主帅额色、陕西督标总兵马宁都战死,巡抚周文叶也兵败投降,甘肃绿营还能打的就只剩下了甘肃总兵张勇和一些接受他指挥的甘肃绿营,合计五千余。

五里坡的刘传兴部彻底解脱,与中军主力汇合一处,包围了张勇部,张勇还想谈条件,想要归附而不是投降,要反正归明,但赵铭道显然不想给这种末路穷途的家伙什么好条件,什么甘肃总兵之位全都是痴心妄想。

赵铭道先后劝降了陇州、汧阳两座城市,尤其是汧阳城,甘肃绿营全军家眷都在其中,控制了绿营家眷,再劝降也就没问题了,赵铭道的办法很简单,把甘肃镇标家眷两万三千多人全都送到了张勇的大营里,也不搞什么拿家眷当盾牌的残忍手段,家眷士兵加起来将近三万人,外加上万马骡,这四万张嘴巴就是张勇伺候不起的,短短两日就把营中口粮全都吃光了。

最终张勇被手下一个游击将军捆起来,送到了赵铭道面前,兵不血刃的招降了甘肃绿营全军。

待料理了甘肃绿营,赵铭道率大军南下,直奔凤翔府城,满清凤翔知府挂印离去,不知所踪,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赵铭道依旧命大军驻守城外,约束军机,这才入城而去。

某与殿下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前有甲申国难,吴某唯屈身侍虏,方得保全,盖是虚与委蛇,自入关,不发一矢向王师,所战尽少杀戮,皆为保境安民也。凤翔府正堂,赵铭道召开军议,前线的白文选送来一封书信,是吴三桂所写,陈梓君在堂上念诵起来。

不等他念完,杨展骂道:这个天下第一号的大汉奸,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老子抓住他,非得扒他的狗皮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