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斗智斗勇(1 / 2)

梓君听李果毅如此说,立刻反对:李将军,不要冲动,魏王正在前线,且我军已经占据优势,大散关当以持重固守为上,不宜轻易动兵。

虽然杨凌也想在战场上一展风采,可陈梓君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杨凌说道:陈大人说的对,这个时候,不败就是大胜,既然吴三桂以浮桥和辎重队为饵料,我们不上钩就是了,辎重队暂且不出发,我即刻返回渭水大营,调遣兵马,趁夜渡河返回南岸,修筑工事,保护浮桥,不给平西藩可趁之机也就是了。

李果毅问:若我们能把平西藩骑兵一网打尽,日后对敌也更有把握呀。

李果毅急不可耐的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他打算把麾下的主力步营和两个后备营伪装成民壮,让他们穿上民壮的衣服,把武器藏在辎重车里,从大散关出发向渭水浮桥进发,只要发现吴三桂的骑兵,就地转为防御,吸引清军来打,李果毅对明军的全火器步营非常有信心,在成军以来,从未有骑兵冲破营级别的全火器步兵,更不要说还有后备营相助了。

按照李果毅的计划,只要吸引住平西藩的骑兵,就可以让渭水北岸的白文选和杨展部骑兵来援,步骑结合,歼灭或者重创平西藩。

而杨凌听后,直接摇头:这太难了,我们不知道平西藩有多少骑兵在宝鸡附近。白将军所部提供的情报是,平西藩有六千骑兵由西安支援而来,他们认为在北岸,我们又发现在南岸,到底是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

假设平西藩骑兵在北,我们如此调遣兵马那是大材小用,如果主力在南,就算把我部骑兵和魏王麾下骑兵精锐全算上,也未必能重创平西藩,清军骑兵马多而且马匹好,他们要退,我们追不上也打不过。更重要的是,只要动了渭水北面的骑兵,渭水大营到前沿的补给线就断了,光靠步兵可维持不住,灭了平西藩,一切都好说,若是被其跑了,那就是得不偿失。

陈梓君也是点头同意,彻底断了李果毅的想法,只有魏王和身为大都督府长史的他才能调遣北岸的白文选部和杨展部脱离自己的防区,李果毅可做不到这一点。

李果毅思来想去,无法反驳,现如今,在陇山余脉与渭水之间,是杨展的渭水大营和白文选、冯双礼的骑兵在控制,虽然王屏藩和喀喀木在汧水之东摆下了空城计,让白文选部骑兵不敢妄动,但至少做到了两点。

其一牵制关中清军,让其不能全力进攻五里坡。其二就是掩护了渭水大营前往县头镇的补给线,为魏王中军和艾能奇的后军提供物资补给,虽然因为翻山越岭,地形复杂,这条补给线的补给效率很低,但前线的作战烈度也不高,至少中军和后军还不缺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