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一蘅认真点头,赞同赵铭道的话,陕甘清军加起来不下五万人,但根本的兵马还是西安旗营的两千满洲兵,平西藩和汉军右翼,加起来两万出头,若是把这两万人全歼了,陕甘自然光复了,而对于可信之兵有数的满清来说,这两万兵也不是西北之地可以比拟的。
而这也是赵铭道的一贯主张,复地不如歼敌,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比什么都管用。
但是魏王计策与全歼敌军有何关系呢?樊一蘅问道。
赵铭道环视一周,发现很多人都在疑惑,索性和盘托出:现如今的西北清军,有一隐疾,即事权不一。一般来说,清军进攻,会派遣宗王为统兵大将军,即便湖广,也委任了孔有德为大将军,辖地之中的各军都要听从其差遣。而原定控制陕甘兵马的大将军屯齐,却是被牵制在了山西。
陕西的清军便有孟乔芳、吴三桂和李国翰三个统帅,相互牵制,号令不一。樊大人,试想若我北伐大军冲进关中,占领省府西安,会如何?
全省震动,凭借我大明正统,广邀仁人志士,陕西。樊一蘅激动说道。
范鑛轻咳一声:魏王是问你,西安光复,陕西清军会如何?
赵铭道笑了:哦,范鑛大人是有见解了?
范鑛起身,谦卑说道:不敢,不敢,有一点浅薄的见解,愿意分享给大家,权当是抛砖引玉,也请魏王赐教。
赵铭道微微点头,示意范鑛继续说下去,范鑛笑呵呵的说道:陕西清军分为三支,孟乔芳统帅绿营,吴三桂与李国翰各率本部,西安旗营不过两千人,而且统帅不过是一偏俾,不足为虑,不用单算。
孟、吴、李三人没有上下级,互不统帅,而且职责也是不同。吴三桂与李国翰驻兵汉中,镇秦循蜀兼顾两省,对这二人来说,保宁都不能丢,丢了就是他们失职,但此次北伐,魏王筹措许久,安排得到,就算再怎么不顺利,就算得到的消息全是假的,哪怕是一路攻城拔寨,可能光复保宁,攻占汉中,自此态势大变。
李国翰与吴三桂的不同就在于,李国翰所率右翼汉军只是出镇,家属都在北方,所以汉中丢失与保宁丢失一样,只是失职而已,但吴三桂的平西藩麾下家属已经于去年全部迁移到汉中,家业妻小都在汉中,汉中对其来说绝对不能丢。
因此,魏王所派几路大军占据入关中道路的北关口后,吴三桂肯定在陕北呆不住,必然回援,但我军占据关口,不是他能打动的,对于李国翰来说,到时就是四川不能丢,关中也要保,可谓进退两难,而对孟乔芳来说,我们南北并进,他只能退保西安了。
所以,魏王所定计策,就是让这互不统帅的三人离心离德,无法达成一致,可谓妙招呀!到时候三人各有心思,方略不同,而我们就有时间联络陕北,出兵甘肃,稳定后方,待一切整顿完毕,集中主力与进退两难的清军决战,焉能不胜?
樊一蘅听了这个解释,满脸骇然,他没有想到赵铭道竟然想的如此长远,如此全面。
而杨畏知看樊一蘅的表情,也只是笑笑,心道这个家伙与朝堂那些士大夫一个样子,总是低估了魏王的智慧,索性趁热打铁,接话过来:范鑛范大人说的是正解,而本官这里有一个反解。
范鑛知道,杨畏知是魏王麾下文官第一,自然不敢得罪,微笑说道:下官抛砖引玉,请教杨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