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四路进军(1 / 2)

永历三年四月七日,贵阳府衙。

军议在正堂召开,十几张八仙桌拼凑在一起,中间覆盖着一张巨大而详细的地图,而赵铭道一个人坐在正位,几个幕僚坐在他身后的长条桌案之后,在赵铭道的右手边是依次是李定国、曹化闻、白文选、刘传兴等将领,左手边则是杨畏知、范鑛等文臣,而新近加入北伐大计的四川文官和武勋坐在对面。

文官以樊一蘅为首,而武勋则以杨展为尊。

一开始大家还窃窃私语,但在赵铭道抵达之后,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在场所有人都知道,现在集结这么多人在这里,只能有一件事,那就是北伐,华夷不两立,大业不偏安,熟悉赵铭道的人都知道,他割据一方却是志在天下。

诸位大人,诸位将军。安静的大堂让赵铭道的声音变的更为洪亮,每个人都能听清楚他的话:本王已经得到确凿的消息,汉中的平西贼吴三桂已经率主力北上,进剿陕北义军去了,军队已经抵达了延安,看守陕西的大门的看门狗已经离开,再也没有人可以组织我们北伐。

古往今来,从四川出发,进讨陕甘,只有韩信一人可以做到,即便智谋如诸葛亮,也是落得一个六出岐山,兵败身亡的下场。但是,我们面临的局面比之韩信要有利百倍,他面对的事三个面和心不和的藩王,而我们面对的只是空虚的关中,但我们也有不利的地方,韩信与诸葛亮都是从汉中出发,但汉中现在还是在鞑子手中!

但是我赵铭道才不管这些杂七杂八,这一次北伐,志在必胜。

说着,赵铭道解下佩刀,放在了桌子上,发出哐当一声,他的眼睛扫视三面坐定的所有人,说道:近日军议,不论文武,皆可畅所欲言,但军议之后所定方略,诸位务必要完全执行,不然自有军法从事!

所有人的神情都严肃起来,他们大多了解赵铭道的脾性,平日里全无架子,以赤诚待身边人,一旦做起正事就务必认真,不讲私情,但众人更知道的是,魏王这个人甚为慷慨,但凡有功,从来不吝啬封赏,亦不分亲疏。

赵铭道在大家的眼睛里看到了渴望与积极,他点点头,指着地图说道:保宁一地不过有李国英部四千和武大定两千兵,而汉中的八旗汉军右翼已经全部调动北上,平西藩也被抽调了一万多兵,剩下的都是老弱,打起来是不足为虑,但此番进军,不求胜果,但求胜势。

最好的结果是,我们出兵北上,消灭陕甘的清军,光复三边!但陕甘各类清军加起来不下五万,兵马不弱,所以至少此战我们要获得有利态势,即全面占据汉中,控制汉中通往关中、陇西的全部交通要道、隘口、关城!建立对北方清军的全面有利态势。

赵铭道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尽可能讲述自己的战略意图。因为刚刚占据了川南和贵州,需要分兵弹压,亦需要留守兵力防备肇庆的大明朝廷,还要有充足的兵力压制警备四川的武勋,所以赵铭道麾下大军只能抽调四万人参战,但是幸运的是,樊一蘅与詹天颜两个督抚和杨展等武勋已经结盟结盟成功,这些人可以凑出两万兵来。

此次北伐是无后方作战,而且后方非常不稳当,赵铭道并不能全力以赴,而且盟友各怀心思,这极大掣肘了战斗力的发挥,所以赵铭道不敢制定过于理想化的战略目标,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而最基本的就是占据汉中,控制入关中的通道,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纵然川黔同时出事,也可以扩充地盘,占据优势,倘若一切顺利,也可以光复川陕。

在讲明白了战略目标之后,赵铭道说道:现在开始分配作战任务,李四九坐镇云南,杨畏知进驻贵阳,曹君辅管控桂南,刘文秀驻兵遵义,此为固守弹压之兵。而此阵之中,范鑛的四川督标驻扎重庆,警备川东武勋,范大人,你可明白?

范鑛见第一个点到自己,笑了笑:魏王殿下,下官明白,川东武勋一盘散沙,整合团结他们困难,离间分化他们却容易,只是手段上并不会那么合法。

赵铭道笑了:只要川东武勋不闹事,一切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