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犹豫就是答案(1 / 2)

你做的很好!赵铭道看着跪在面前的武大定,这个原本略微有些肥胖的家伙现在瘦削了很多,胡子拉碴的,几乎变了一个人,但看起来双目却是炯炯有神。

武大定则是说道:末将该死,无法突破平西藩兵的阻拦,没有占领汉中。

武大定已经拼尽全力了,但他手下的兵可完全不是平西藩那些老关宁兵的对手,尤其是在汉中这块土地上骑兵作战,即便伤亡不小,但武大定依旧没有改变什么。

这不是你的错,本王知道你尽力了。赵铭道温和说道。

他之所以让武大定与杨展作为先锋进入汉中,就是给汉中的平西藩一个假象,那就是这次进攻时以前那种由四川武勋和某个督抚合作的,单方面小规模的进攻,与魏王没有关系,这样就能给平西藩一个错觉,那就是不用亡命,不用奔逃。

现在看来,平西藩已经完全上当,兵马和藩众完全缩回了汉中府城,成为了瓮中之鳖,给了赵铭道把平西藩一网打尽的机会,而只要控制了平西藩的百姓,那么还在陕西奋战的平西藩兵还有战斗力吗,还敢与北伐大军鱼死网破吗?

武大定显然不知道这些,一味的想要立功受赏,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付出了全部的努力,赵铭道最后说道:武大定,本王会向皇上请封,封你为长兴伯,许你百代的富贵荣华,成都已经是本王之地,那里缺少一个坐镇的武将,而从遵义迁民会去开垦,长兴伯,你去成都为我看顾后方吧。

多谢魏王!武大定略微有些失望,但最终还是叩谢,至少他不用担心不为赵铭道所容了。

千金买马骨呀。赵铭道淡淡说道,也是对身边跟随的义子李果毅的解释。

李果毅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武大定反正、归附、立功,无论他以前如何过错,但这种人不得不赏,不然其余武勋就不会效仿,可武大定并非魏王嫡系,掌军是做不到了,给个虚爵,去享富贵也就是了,算是个大明武勋树立一个榜样。

恩赏完武大定,赵铭道把艾能奇、白文选、杨展和刘传兴叫到了身边,说道:现在主力分开,你们各率本部立刻出发,记着我在军事会议上的安排,兵贵神速!

四人应是,齐齐离开。

等到四个人带走精锐,赵铭道麾下只剩下不到一万兵,而且以刚刚从卫所之中抽掉出来的新兵为主,赵铭道命令大军开拔,向汉中前进,围困汉中城。

进入了汉中谷地,就是开阔的山中平原,夹在南北山中的河谷地带是富庶的,而在初夏的谷地之中,平西藩与北伐军的骑兵斥候游斗不断,论骑兵,尤其是小队骑兵作战,魏王麾下大军尚不是平西藩的对手,只能掩护大队不被袭扰罢了,但难免让敌人侦查到己方的情报。

敌人在宁羌一带分了兵,奔汉中来的至少一万人,或许更多,还有两支马步参半,向北而去,都是高举魏王大旗,三支兵马可以确定,主力是魏王赵铭道的军队,而奔汉中来这一支,火炮不少,辎重也不少,还有魏王旗纛,似乎是赵铭道亲自统帅。斥候对吴国贵汇报了侦查来的所有情报。

吴国贵满脸不信:怎么可能,赵贼怎么会突率大军进入汉中,保宁的李国英呢,还有剑门关灯关口就这么轻易丢了?你确信你说的话吗?

斥候磕头说道:吴将军,卑职确信,明军甲械不错,但斥候作战水准并不高,但武器很阔气,不仅都有甲,而且火器也很普及,唯一不确定的是赵铭道本人是否在大军之中。

再探,再探!吴国贵对手下的能耐还是挺信任的,如今这么说,他只是不敢信,在让斥候继续探查之后,吴国贵留了一个心眼,一方面命令封锁消息,一方面派遣最信赖的手下,出城向东,现在敌军主力是从剑门关方向来的,但入汉中并不只有这金牛道,还有两条路,而且东面还有两条逃往关中的路,关键的时候,他可不想被困在这城里。

但是接下来的两天对于吴国贵来说完全就是煎熬,城里已经乱作一团,但城外传来的消息却一次坏过一次,所有通往关中的道路都发现了明军,根本不与汉中的城市纠缠,直奔关中方向而去,显然是早有预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