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剖析利害(1 / 2)

詹天颜知道,这话是为自己着想,但他真的什么都做不了,赵荣贵、曹勋等一干武臣,虽有抗清之公心,亦有自保之私欲,不想被魏王赵铭道吞并了,也想着顺势扩张地盘,他既无法阻挠,也无法抗拒。

欧阳直却是最后提醒了一句好自为之,就骑马去了保宁,詹天颜连忙命人停止进攻,欧阳直刚学会骑马不久,却飞驰至城门,高呼说道:吾乃大明魏王,大都督赵铭道的使者,请见李国英李大人。

明军退让,欧阳直一人在门前高呼,城头守军连忙告知上官,不久城门打开,欧阳直被牵着坐骑,一路直奔了保宁府的巡抚衙门,李国英已经在正堂等待,见欧阳直被带进了,他惊呼:欧阳直,竟然真的是你,你还有胆前来,是来送死的吗?

詹天颜冷冷一笑:明知是死,我亦前来,就是表现我的诚意,今日我是生是死,全凭你一时快意,可你们是生是死,就要听我把话说完了。

哼,一张尖牙利嘴。李国英愤然坐下,心中尤为怨愤。

因为从一开始就被围城,李国英对周边发生了什么还不知道,他只是以为武大定和欧阳直都是诈降,趁机夺了剑门关,围困保宁而已,但他却知道汉中已经空虚,求援的使者冲出了四波,没有任何回信。

欧阳直,你究竟受何人指派,怎么又自称魏王使者?李国英问。

欧阳直说道:我本就是魏王大都督府中人,受差遣诱逼武大定投降满清,递送四川大乱的假消息,迫吴三桂早日出兵陕北,为魏王北伐,夺取汉中减少抵抗。怎么,李大人被围这几日,难道没有听说魏王北上的消息吗?

说到这里,欧阳直眼见李国英脸色变幻,就是已经明白了,笑道:你还以为是詹天颜与那几个武勋耍的把戏,编造谎言,对吧?

城外确实有人不断劝降,说魏王已经率十万大军北伐汉中,出兵陕甘了,但李国英怎么听怎么觉得像假的,赵铭道能够与川西北军阀、文官合作吗?就算合作,能有十万大军吗,就算有十万大军,能轻易进入汉中吗?但随着汉中、关中长久没有消息传来,李国英和麾下诸将心里都开始忐忑起来,就算没有明军说的那么声势浩大,但赵铭道参与中来,且已经进入汉中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李国英思来想去,心中不定,忽然喝骂:欧阳直,你休想诈我!你以为你冒死前来,就是骗我等投降吗?笑话,魏王若真有十万大军,怎么城外都是川西之兵?

欧阳直哈哈一笑:本官需要骗你吗?本官这里有宁羌知州和略阳、褒城、沔县等知县亲笔所书信件,你们且看了再来说话吧。

说着,欧阳直把一沓子书信交给了李国英的亲兵,他说的几个州县都是汉阳府周边的州县,有些就是北上必经之路上,现如今汉中府空虚,吴国贵可以把平西藩仅存的兵马撤进汉中府城固守,可他可保护不了其他州县,有些州县还未得到消息,就被北上四路大军顺手拿下,而有些则在魏王大军抵达之后开城投降,在汉中围城,坚持不降之后,赵铭道又派遣兵马分开招抚各县,早早就有人归附了。

李国英对这些州县可一点不陌生,这些州县虽然不在他治下,但这两年来保宁的军粮都是由汉中支持的,李国英与地方官员可没少打交道了。

李国英麾下的将领看过之后,脸色都是难看起来,至少那些血红的大印至少证明,汉中大部分地区被攻占是事实了,至于那些州县官有声有色的介绍魏王大军如何雄壮,兵马如何多,倒是值得商榷了。

哼,鼠辈何足道哉,汉中之地,镇秦循蜀,大清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待援军抵达,就凭赵贼。李国英冷笑说道,但欧阳直却笑了笑,不等他说完,又取出几封信,上前扔在桌子上。

这几封信被一群将领争相拿去看了,却不是什么州县文官的书信,而是一些信件、降表等文件,而且都来自绿营军队,最高的不过是个游击,其余都是千总、守备,但这些信件来源却极为关键,虞关、虎头关、八里关、午谷等等,全都是秦岭古道上重要的关隘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