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总有识时务的人呢(2 / 2)

吼骂了夫人,王咨翼家中老小再无一人敢说话,也明白了王咨翼的决心,王福侍奉王咨翼在书房睡了,劝解说道:老爷不要生气,平白气坏了身子,其实夫人也没有什么恶意,就是觉得分家有损咱们王家的脸面,毕竟太爷才过身没多久。

王福呀,王福,你也别在这里说好话,你们还是原有的老心思,总觉得王家是士绅啦,楚雄民望所在什么的,要做百姓的表率,呵呵,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自从云南落在魏国公手上,云南都不是云南了,我王家何必抱着以前的老规矩不放呢。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现在活下来就是最大的规矩,保住家业是第二个规矩,其余的都不能算是规矩了。王咨翼淡淡说道。

而聚集在王家的士绅代表们也是大失所望,不仅没有逼着王咨翼出来当领头羊,反而传出了王咨翼要自省自查以及王家分家的消息,不由得一股脑的指责起来,但这些指责对王咨翼都没有用处,在诸多士绅的搅扰式的见证下,他与叔家完成了分家,虽然这次分家中,因为士绅的关系,王咨翼受到了一些伤害,特别是族田等共有产业上,被王咨任占了不少便宜,但王咨翼依然没有罢休的意思,坚持进行了分家,自此闭门自省自察,不见其他人。

这下士绅们更不肯走了,他们倒是要看看王咨翼自察出什么来,好在王咨任挺有要接下衣钵的觉悟,招待了这些士绅,而接下来的消息让大家出乎预料,王咨翼这一支真的大张旗鼓的搞了起来,高利贷直接被取消,还欠着的人签订了远低于原有的利息的新借贷文书,而原本投献于王咨翼门下的那些土地也被全部归还,甚至一些平日里凶恶蛮横的仆人也被惩戒,要么驱赶出家,要么送到乡下的庄子,更有甚者,牵连命案的两个人被送到了府衙问罪。

府衙里,路康刚刚把王家的两个恶奴审问完,一个发配到了卫所充军,一个直接扔去了劳役营,去了铜矿做矿奴,刚处理完,就见李果毅进得门来,路康笑呵呵的说道:李将军,王咨翼王老爷家的事儿听说了么?

李果毅微微点头,他正是为这件事来的,实际上,当初他自荐于义父之前做了工作的,早就知道楚雄有已故王大学士的王锡衮的家族,又是问过路康的为人之后,才是选择楚雄,原本他想着,自己干就要干大的,收拾了楚雄王家,足可以震慑其余士绅,现在看来,王咨翼倒是识时务的很。

要说现如今的楚雄,甚至整个云南士林,这位王老爷都是一股清流呀,咱们还没动手,却是自顾自的整改起来。路某听说,分家前,王咨任去了昆明,还见到了魏国公,是不是魏国公那边提点了呀。路康小声问道。

这也是李果毅担心的,所以在听到王家的异动之后,立刻派人去昆明去问,今日刚刚得到结果,李果毅说到:我派人去过昆明了,虽说义父见了王咨任,还屡屡邀请他兄长出仕做官,但并无更深的关联,王咨翼也没有投效于魏国公府,所以,杀鸡儆猴的鸡他是不能当了,但是出头鸟还是得做,王家再怎么也是楚雄民望,云南士林的翘楚,咱们要动,还是第一个从他开始。

路康微微点头,既然不是魏国公安排的人,那动起来就无所顾忌,于是问道:什么时候动呢?

李果毅想了想:还是得看户房那边的进度,先把境内士绅的积欠、田亩和丁口都给统计出来,再动也是不迟,要么不动,动就要连根拔起。

路康说道:好,我从其余五房把人数抽调一下,让户房那边加快一下进度,争取在年前把这件事办妥当了。

李果毅点点头,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了路康:路大人,这件事你让礼房的人做好了。

路康拆看之后,发现是巡抚杨畏知的信,是让他差人询问王咨翼有没有出仕意图的,若是有,可奏报朝廷夺情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