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总有识时务的人呢(1 / 2)

王咨任轻轻点头,同意兄长的判断,他很清楚士绅有两大力量,一是乡里豪强,二是朝廷庇护,现如今朝廷是庇护不得了,而士绅们想要在乡中横行,依附于他们的胥吏也已经被一网打尽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民心已经倾向了魏国公府,士绅们进无可进,退无可退,面对动辄杀人的赵铭道,他们甚至连起事的勇气都没有。

大哥,问题是现在怎么做,又如何面对外面的姻亲故旧呢?王咨任问道。

王咨翼微笑说道:大明与士绅共治天下,如今国朝沦丧,神州陆沉,身为楚雄缙绅一员,我王某人无力回天,上不可卫国,下不能保家,我有愧天子有愧祖宗,只有在家思过,自省自问自察。外间之事,一律是不过问了,哪日自察结束,自当上奏,力求悔过。

王咨任听了这话,说道:大哥说的这么决绝,打发了外间那些人可以,未必能打发了魏国公呀。王咨翼摇摇头:谁说我要打发魏国公了,这几日你把家中田亩册子和庄子、宅子及铺子里的管事都叫来,我要一一查验。

积欠朝廷钱粮、纳献匿户、高利贷各种不法之事,先查个清楚。

大哥,您不会是要向朝廷自首吧,这可是要死人的。王咨任连忙劝解说道。

王咨翼则是说道:七弟,赵铭道这人风评有二,其一杀人如麻,其二爱财如命。人家不要咱们的性命,就是要咱们家钱财。难道你要钱不要命吗?

王咨任见兄长气怒,低声说道:哪里有这样的,咱们王家也是大家族,怎么能任人宰割呢?

王咨翼叹息一声,无奈摇头,对于自己的这个堂兄弟,王咨翼是极为了解的,自幼聪明,却没有用在科途上,整日混迹云南,倒也结交了不少人,但也养成了吝啬的毛病,而这一次沙定洲作乱,二人的父亲都死在了昆明,但因为王锡衮是大学士,朝廷有追封,而伯父没有官职,就没有理会,王咨任多少是不服气的。

这一次士绅联合起来乡里闹事,虽说楚雄是姻亲冯家在作乱,但王咨任也参与其中,王咨翼正是不想让兄弟陷的太深了,才是派他去了昆明,想着他认识到了魏国公府的强横,知道那不是黔国公第二,而是当世活曹操后,兴许能幡然悔悟,但不曾想,还是如今这个吝啬模样,思来想去,王咨翼只能说道:也罢,也罢,既然你执意如此,那我只能做我的了。

王咨任乐呵呵的凑上来,小声问道:大哥的意思是,您先在前面蹚路试水,看情形如何,我们再跟上,是不是呀?

王咨翼面色一愣:错!我的意思是咱们分家吧,两支分开,各表各的,以免相互牵连。明日我就把你家的娘舅请来,明日就开始分。

啊,分家!王咨任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到了晚上,听说要分家,王咨翼的夫人哭个不休,连带着把不帮衬娘家的事说了出来,王咨翼却是没有软话的意思,反而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夫人说,若觉得过不下去,合离也好,休书也罢,都能办的,若想是继续过,就和娘家掰扯干净了,别冯家人作死,把王家也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