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反响(1 / 2)

楚雄,王宅。

一连几天都是阴雨和暴风,一如现在云南地方上气氛,王咨翼书房外面的花圃已经被风吹的凌乱,他早起收拾,却发现今日的秋风格外猛烈也格外凄凉,父亲栽植在花圃里那用以警醒的孤竹在风中凌乱着,像极了现在的王家家势。

王咨翼是王锡衮的儿子,王锡衮作为隆武朝大学士,五省总督,在沙定洲之乱时候遇难在了昆明,王咨翼几次上书追封,都是没有任何音讯,有传言说,父亲的死与大学士王应雄有关,所以瞿式耜不敢应和,但是随着赵铭道受封魏国公,朝廷的追封来了,还询问自己是否有意出仕,被王咨翼拒绝了。

时间过于凑巧,王咨翼清楚,大学士王应雄死了,阻挠朝廷追封的力量没有了,而这个时候追封和让自己出仕,王咨翼觉得肯定与朝廷和魏国公之间微妙的关系有关,或许瞿式耜看中了他在云南士林绅民中的威望,可王咨翼不想为人所用。

守孝在家的时候,他办宗祠,创义学,修族谱,筑津梁,婉拒了朝廷的拉拢,同样也婉拒来来自魏国公府的善意,王咨翼这段时日超然于政坛动荡之外,但终究还是无法摆脱世俗的侵扰。

楚雄冯家是他的姻亲,他本人与长子的夫人都出自冯家,沙定洲作乱时,一家正是托庇于冯家才在旷日持久的围城战中生存下来,而在他拒绝瞿式耜的善意后,冯家那位大舅哥却高调起来,取代了自己士林领袖的地位,与许多有名望的士绅选择审慎观察走向不同,冯家高调领导了楚雄乃至周边州府一系列对抗魏国公府的行动,魏国公向朝廷求开恩科,成为了冯家迫使魏国公赵铭道屈服的标志,冯家的人望一时无两,俨然超越了王家。

然而,秋收之后,一切都结束了,魏国公的军队出现在了所有的州府县城,直接把胥吏阶层一网成擒,简单的定罪之后,利用这些胥吏对地方的了解和军队带来的强力,全面整治了基层的统治,冤案平反,苛捐杂税取消,田亩重新丈量,投献等事取缔,历年小民积欠的钱粮被取消,而高利贷、高物价等一些人为制造的有碍地方安定的灰色地带被取缔,甚至于地痞流氓都被押解去了周围的卫所充军,基层吏治为之清明,秩序井然,百姓都称魏国公更为活菩萨,青天大老爷,但是,这一切荣耀都与士绅无关,甚至人人都知道,有兵有钱有权的魏国公府在得到民心之后,下一步就是对士绅开刀了。

这个过程之中,士绅在反抗,但王咨翼冷言旁观,不仅他不参与,也不许王家任何子侄参与,但即便如此,这场政治风暴也与王家脱不开关系,当很多人意识到情况不对劲,或者知道冯家不可靠之后,再一次找上门来,姻亲、故旧、同年、师生、同族,一个个一群群的堵在门外,不愿意离去,现在他们想要联合起来应对,不再闹事,不再捣乱,只想与魏国公赵铭道和解,想要他王咨翼出面。

而王咨翼只有称病不出,但外间的人却没有一个离去的,折腾了将近十天了,也是如此,王咨翼知道自己摆不脱,只能全面的应对,派遣人分别去了桂林和魏国公府,而在他黯然神伤花圃中的山茶不得保的时候,人终于回来了。

老爷。大哥。

在书房,王咨翼见到了叔家兄弟王咨任和管家王福,兄弟脸色难看,眼中极为不甘,而王福则是耷拉着脑袋,慌张的模样,这二人中,王咨任是派去昆明的,而王福是去桂林的,现在的云南,出入省界全都是魏国公府的卫所军户管辖的关卡,士绅想要出去难上加难。

王福,你在桂林如何?王咨翼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