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开府建牙(1 / 2)

陈梓君叹息一声,微微摇头,神情满是懊悔,不由的说道:魏国公如此仗义念旧情,真是世间少见,在下以往在琼州多有得罪,希望国公爷原宥。

陈梓君也知道,他与林同文还不一样,他也能称得上与赵铭道有旧,但旧事之中多是对付压制赵铭道的事,事实上,当初洪天擢打压赵铭道是有心而无力,很多时候都是他出的主意,而赵铭道却是满不在乎,他已经是今非昔比了,陈梓君当初的那些招数都被他挡拆掉了,无论是洪天擢还是陈梓君,都没能压制住自己,反而被他利用,成了上升的台阶。

陈先生说笑了,哪里有什么值得原宥的话,都是各为其主罢了,当初你是洪大人的幕官,不过是听洪大人差遣,尽职尽责,与我有什么私仇呢,我麾下这些琼州老兵之中,不少人还记得你,譬如传兴,当初若不是你把他从监狱中买放出来,他哪里有今日的局面呢?赵铭道笑呵呵的说道。

见赵铭道不追求以往的事,陈梓君心里多少有些放心了,而赵铭道问道:不知洪大人现如今怎么样了?

于高州降虏了。陈梓君叹息一声说道。

洪天擢当初去广州投奔丁魁楚,还以为与丁魁楚这位首辅大臣一起可以收拾广东的局面,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却不成想,广州及周边还有陈子壮、张家玉等几位高官,在广州光复这段时间争权夺利,把抗虏大业置于身后,一味的排挤丁魁楚,就连洪天擢都受了不少伤害,而粤西钱粮上缴丁魁楚,非但没有被拿来练兵抗清,丁魁楚竟还是与当初做两广总督时一样贪污纳贿,甚至做出了与鞑虏通联的事。

一气之下,洪天擢脱离了丁魁楚,收拾粤西钱粮组建军队与清虏抗争,但琼州与廉州实际已经被赵铭道麾下的成义、杨彦迪与陈上川三人控制,洪天擢名义上粤西巡抚却只有高州与雷州两府之地,又没有对士绅、卫所开刀的魄力,东拼西凑出了一支兵马,结果在高州遇上李成栋偏将阎可义的兵马立刻碰的头破血流,洪天擢被困高州,根本无人救援。

阎可义发书迫降,洪大人麾下各营军心已失,洪大人率军在高州与敌军激战,唉,力战不敌,后清军攻入高州,洪大人跳下城楼求死,得幸未死,被阎可义生俘,在下剃度出城逃亡,后路上得知,洪大人降了满清,却也不知现在如何。陈梓君最后说道。

赵铭道不由的叹息一声,洪天擢这样的人也是势穷而降,虽然仍是叛逆,但比你很多没有节操的人已经是难得的了,更何况,他还不只是被困城中这么简单,洪天擢因为丁魁楚的关系已经被大明朝廷,大明文官集团抛弃了,已经没了退路。

不知为何,赵铭道感觉洪天擢有些可惜,赵铭道没有体会过洪天擢最后的那些悲凉与绝望,没有受过这些,赵铭道也不知道在那个时候自己该如何选择,洪天擢到底也没那么可恶。

罢了,不提他也罢,陈先生,你准备怎么办,总不会真的要出家,后半生与青灯古佛为伴吧。赵铭道轻声问道。

陈梓君说道:在下老家已经沦陷,家人族亲都不知生死,希望能托庇于国公麾下,做一厮仆也好,文书也罢,只求国公能够收留。

赵铭道笑了笑,他早已知晓陈梓君的来意,这么问就是试探一下他的态度罢了,陈梓君姿态放的很低,如此倒是可用,而且他也知道,陈梓君虽然只是个举人,但却是有学问有才能的,当初在琼州,对自己限制最大的就是他了,这些本事用来对付自己行,用来帮助自己那是再好不过了。

陈先生哪里话,我赵铭道如今也小有所成,照顾陈先生这样的旧友还不是手到擒来,这样吧,请先生先在我幕中做一幕官,为我赞画军机,如何?赵铭道笑着问道,爽快的接纳了陈梓君。

洪天擢的投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被打上了丁魁楚一党的烙印,但陈梓君何尝不是呢,纵然他是个举人,在如今的南明小朝廷里也是不低了,可仅仅是出身洪天擢这等逆党加叛逆之人麾下就让其求官无门了,如此落魄却有能力的文人,赵铭道自然愿意用,只不过尚未经受考验的人,赵铭道也不会轻易予以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