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重炮轰击(1 / 2)

随着铁蹄声传递开来,夫子们有些茫然,但前沿的劳役犯却曾经是清军包衣或者绿营兵,经验丰富,一听就知道是梧州有骑兵来袭,纷纷叫嚷起来。

在面对清军逆袭的时候,城外工作的夫子乱叫乱跑起来,但前沿的劳役犯却是没有,他们或许有心反投清军,但绝对不敢在阵前如此,那样会被铁蹄踩成肉泥的,而看管劳役的士兵和劳役犯早就准备好了应对突袭,他们一个个滚入壕沟之中,抓起地上削尖的木杆斜着冲上,捡起簸箕、木板甚至柳条筐遮挡住周身要害。

广东提标顺利冲进了明军工事群,因为没有拦马沟,胸墙和栅栏被推倒,洪流一般扫荡整个工事,在城头上观战的李成栋感觉己方是气势如虹,实际地面作战的杜永合却知道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冲进工事里的骑兵挥舞马刀却找不到一个劈斩的对象,人人都缩在壕沟里深处,别说弯腰用马刀砍,就算是有长矛刺都未必能刺到,而用掷矛、骨朵的士兵也很难在越过壕沟的一瞬间抓住射击窗口,更不要说一不小心人马就撞到那些削尖的木杆之上。

工事里到处都是壕沟、栅栏和拒马,速度根本提不起来,严整的骑兵队列被迫隔开,当明军火枪兵顺着两侧壕沟展开的时候,一切就宣告休止了,藏在壕沟里的明军用火枪把工事群里乱踢乱打的骑兵射落下来,甚至不再进行装填,捡起地上的石头狠砸,有些人还把手榴弹扔进了骑兵堆里,弄出一片片的混乱。

清军的火炮完全无法支援这片战场,反倒是炮垒里的明军炮兵无所顾忌,自家兄弟都在壕沟里猫着呢,索性装了霰弹对准清军骑兵猛轰,连人带马打爆,血肉横飞,死伤一片,有些绿营兵被霰弹的横扫吓破了胆,直接跳下马翻身滚进了壕沟之中,但这仍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狭窄的壕沟里根本不是作战的理想地点,什么武艺和铠甲面对一把撒过来的沙土都是无用,睁不开眼的时候就被人撞到在地,然后刺刀、长矛、铁锹、锄头乃至拳头齐齐招呼,干活的夫子只要壮起胆子,三个人就能干掉一个绿营兵。

混战进行了片刻,城头上的李成栋就看不下去了,鸣金收兵,杜永合带了千余骑兵精锐出城逆袭的,但只回来四百多,回来的路上还被明军骑兵队夹击,虽然得到了城头火力的掩护,但很多马匹受惊,连带着骑兵跑散了,杜永合浑身是血,进了城就是翻滚在地,脑袋上还挂着不知谁的半截肠子,李成栋下得城来,命人救治杜永合,拆卸了衣甲才是发现,杜永合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外伤,趴在地上不动更多是被吓破了胆。

在城头上时,李成栋还盘算着,下一次或许该带一些纵火物或者震天雷似的东西,收拾壕沟里藏着的那些老鼠,可当他看到手下大将杜永合都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就知道,再不会有人有胆量逆袭城外的敌人了。

而在城外,几个传骑宣布中午加餐,参战之人自兵卒到夫子一律都有犒赏,几个砍下绿营兵脑袋的夫子更是被重重赏赐,而劳役营中则是有二十个人被砍了脑袋,这些人没有逃亡,但在战斗中,其中有人趁乱把看守他们的士兵杀了,用鹤嘴锄刨碎了脑袋,既然没有人承认,那么这二十个人都要死,这就是劳役营里的规矩。

夫子们整理了战场,继续手头的挖掘和修筑工作,继续扩张着属于大明的安全领地,工事群的修筑又持续了四天时间,最终两个大炮垒在中央区域完成,藤条编制的大筐垒砌了出了炮垒的主体,三层交叠,足有一丈多厚,后面还有木桩进行了加固,且准备了很多沙袋随时填充,而六门十八磅的重炮从云南军械局铸造完毕后一路运输而来,这是军械局铸炮工匠的最新产品,当然还只是残次品,主要是使用的都是新材料,为了保证不炸膛,所有增加了炮壁厚度。

重炮在大炮垒之中展开,直接瞄准了梧州的城墙,梧州城那超过四丈高的城墙实在是最好不过的目标,这种传承了上千年的城墙在火器面前已经不具备抵抗能力,十八磅的炮弹从炮膛飞出之后直接撞击在了青色墙砖上,把墙砖撞了个粉碎,深深砸进了城墙之中,城头的清军只是听到了一个炮响和一声闷响,脚下微微颤抖了一下,就没有任何反应了,有些士兵还往城里去看,想看看哪个倒霉蛋或者倒霉蛋的房子被炮弹击中,但却什么也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