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皇帝要做中兴之主(1 / 2)

桂林。

与平常一样,天色蒙蒙亮,永历皇帝起床,在宫女服侍下梳洗后,换上常朝冠服,先是祝祷祈福,才是来到行宫正殿,照例免了皇后、皇子们的请安,坐在了堆满奏折的御案之后,因为奏折挡住了外面透来的亮光,眼前登时和心情一样阴暗了许多。

永历刚登基之时,也是有雄心壮志,意气风发要做大明的中兴之主,但很少听到什么好消息,在两广一阵奔逃,好不容易在桂林安顿下来,瞿式耜又独掌朝局,所有的奏章都只由他决断,许不许,身为皇帝的自己只需要知晓,不用决断,批红用印就行了。

自此,永历再无什么心思,早上早起,一路仪式,也就是应应景,表现出一副勤政爱民的模样就可以了。

拿起朱笔,永历的心情越发沉闷,看着眼前奏章形成的墙壁出神,忽然放下了笔,叹息一声,赌气似的趴在了御案上,不多时庞天寿走了进来,从身后小太监手里端来青花盖碗和一把银汤勺,放在了御案上,说道:皇爷,龙体要紧,先吃点东西。

永历正饿着,但心情不好,不急不忙的吃着燕窝,忽然问庞天寿:庞大伴,前几日王应雄不是说云南黔国公作乱么,如今平了没?

平了,平了,报喜的奏疏两日前就到了。庞天寿一边说着,一边从如山一样的奏章里找出来了几封,时日前后都有,都是云南来的,却未必是王应雄的。

永历翻开看着,说道:昨儿瞿式耜一直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说黔国公是被冤枉的,说他是功臣,不该受此一难呀。也不知是真是假的,咦,这联署的奏章怎么有这么多人名,哎呀。

永历忽然把奏章往御案上一扔,打翻了盖碗,庞天寿忙不迭的收拾,打开一看,上面不仅有人写了名,还盖了血手印,密密麻麻的,着实有些吓人。

庞天寿说:皇爷,这是云南士绅联署的奏疏,督师王大人亲手所书,上面签名的都是云南的官员士绅,而那些血手印都是被黔国公害死的,足足一百多个呢。

永历吓的脸色苍白,听到这个情况:那瞿式耜还为沐天波喊冤,真是蛇鼠一窝,结党营私!

是是是,皇爷且安心,不要伤了龙体,现在咱大明朝还仰仗着瞿大人呢,您就不要怪罪了,这么多人问沐天波的罪名,还有新任云南巡抚杨畏知告发指证,沐天波的罪是跑不脱的,或许瞿大人也有苦衷,说不准呢。庞天寿轻拍永历的后背,小心说道。

永历眼睛骨碌一转,恍然间似乎明白了什么,说道:哦,朕明白了,这和王大人上书乞骸骨,朕不许,让他还朝辅政有关,王大人川南御虏,滇中平叛,都是大功,赏无可赏,这一次再定沐天波,若沐天波有罪,王大人就有功,是要还朝的,可若是沐天波是被冤枉的,那王大人就有错了,瞿式耜就可以捏着这件事大做文章。

永历絮絮叨叨的说完,忽然见庞天寿跪在了地上,问道:庞大伴,你你这是怎么了?

庞天寿老泪纵横,感慨说道:皇爷呀,您真是圣明天子,明见万里,老奴侍奉我大明几代天子,若烈皇帝和先皇如您这般对文官有所警惕,不一心听之,那咱们大明何故落得这般地步呀。

快快起来,快快起来!永历听到庞天寿说出自己比两位皇帝要英明的话,很是欢心,让其起身,见他不起,索性离开御案,搀扶起了庞天寿。

永历说道:我朝与士绅共治天下,先皇与烈皇帝被蒙蔽,也是有的。

庞天寿擦干了眼泪,说道:烈皇帝曾经说过,文臣个个皆可杀!并非是说文臣不忠心,而是他们忠心却有私心!就如瞿大人来说,论才干,论忠诚,本朝谁人能及,但独掌朝局,一言决断久了,就再不愿听别人的建议,这有了糊涂主意,抓住沐天波作乱的事不放,不想让王大人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