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抚标还是提标(1 / 2)

待朱容藩的轿子离开之后,孙可望问:二弟,你刚才为何有此一问呢?

李定国说道:大哥,昨日琼州镇标参将曹化闻回城外大营押解军资,送口信说督师大学士王应雄有意为平虏侯请西南一省提督,问我西营愿意不愿意入他提标营。

哼!孙可望冷哼一声,脸色变了,心道这种事你昨日为何不说,私自与赵铭道联络怕是不只这一次吧。

李定国连忙解释:大哥别怪罪,因为只是一个口信,没有凭据,没法和众兄弟说,再者,咱们西营六千人马,平虏侯就算提督一省的军务,怎么有资格纳我西营,这不是痴人说梦么,小弟此时说这件事,就是试探一下朱大人,看看他二人不和是真的还是假的,现在看来,二人却是各有心思,不似平日看上去那么和睦呀。

二弟也是为咱们西营前程着想,我怎么会怪罪你呢,来来来,回去再说。孙可望亲密的握住了李定国的手,拉着他回了县衙正堂,却是发现,一向咋咋呼呼没个安静时候的艾能奇此时出奇的安静,低头沉思。

四弟,你在想什么呢,是不是看上哪家女子了?一直未曾说话的刘文秀打趣道:如今围城的危机解了,你说出来,三哥代你去提亲。

艾能奇说道:不是,我在想巡抚营还是提督营的事。

这有什么可想的,提督再怎么着,也只是一个武官。朱大人虽然只是一个川东巡抚,但也管着几府的钱粮,当然是选择巡抚营了。进了他的标营,在川东,咱们只有朱容藩和王应雄两个上官,若随了赵铭道,哈哈,就又多伺候一个大爷。刘文秀笑哈哈的说道。

艾能奇坚定的摇摇头:未必,未必,依着我,还是跟着平虏侯好一些。

孙可望却是觉得奇怪,平日里艾能奇一向是随大流没主见,他怎么说,艾能奇就怎么做,很少表达什么见解,如今事关西营前程,他倒是有完全不同于三人的想法,于是问道:能奇,只有咱们兄弟了,你有话就直接说,说错了我们还能怪罪自家兄弟不成?

艾能奇看了看三个人说道:其实四川什么情形,你们都是知道的,咱爹的时候,跟明军在川南川东打了这许多年,很多地方早就没有人了,川东原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州府,又经历了多年乱子,朱大人去了,能收多少钱粮呢?更重要的是,川东到处是土司,个个和咱们不对付,别的不提,秦良玉那个女阎王不也在川东么,咱们去了,估摸处处不得劲。

这也就罢了,咱们又不能只想着保住西营余脉,还得干一番大事业呢,就川东那地方,向西是一片白地的四川,向东则是明清主战场,向北全是山,有什么资源让咱们发展壮大呢?

孙可望三人一听,感觉还真是有道理,自己竟然没有艾能奇想的长远,只听着艾能奇又说道:跟着赵铭道未必是祸事,我和二哥在他营里都看到了,他有钱,很多钱,去年抢广州士绅弄了很多钱,在桐梓打了满洲两白旗和绿营四镇又抢了很多钱,到了他麾下,立刻就能发上饷,可咱们朱容藩朱大人呢,光杆司令一个,就他那一千多杂兵的巡抚标营,我听说还是从琼州镇平虏侯那里领的半饷呢。

赵铭道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从一介草民混到现在的侯爷了,这一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朝廷不可能不恩赏,一个提督是跑不脱的,让他提督一省军务,再给他两年,说不定一飞冲天了,谁能说他不前程远大呢?

李定国认真听着,心里很是同意,实际这也是他的心思,只是碍于孙可望,为了西营的团结,他不能说出来,现在艾能奇说出口了,也很合适。但是他心里也清楚,孙可望不是能寄人篱下的人,寄托于朱容藩麾下,拥兵自重,凡事还能听西营的,可若是寄于赵铭道麾下,人家本身兵马就强,那就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