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冷雨浇走了白日间最后一点热气,杨二冒着雨,飞快沿着羊肠小道狂奔着,地上的水洼里到处是水,他踩着走过,溅起的泥巴弄了一身,此时他穿着一件破夹袄,手持一根竹竿,再无其他物件,眼瞧着前面有一破庙,连忙到了门下避雨,一阵风卷着雨水落下,杨二打了个哆嗦,后退的时候脑袋不小心碰到了木门,更是疼的吱哇咧嘴。
真他妈的倒霉。杨二摸了摸后脑,一个大包很是疼痛,当然不是在这里碰的,而是昨天晚上在广州城里被打的。
杨二是钦州人,家中贫苦在海上讨生活,既然是小商贾也是海贼,这段时日他接触了贩卖私盐的买卖,弄了些私盐乘船到了广州府,着实赚了不少银钱,就在广州城里逍遥,亲眼看着绍武朝廷建立,又看着绍武朝廷覆灭。
他本不是兵丁,昨天李成栋杀进广州城,杨二本想趁机抢些东西,看准一个抱着财宝的家伙,一脚踹翻才是知道,那人是个鞑子兵,原本想着抢了也就抢了,不曾想被人敲了脑袋,醒来时候已经在瓮城里,幸好李成栋要放海贼招募水师,他才跑了出来。
随着天越来越黑,杨二心想还是在这破庙了住上一个晚上避避雨,明日找艘船回老家,正想着,忽然听到来时道路上一阵碎碎念的嘟囔声音,立刻警惕起来,躲在了门后,杨二握紧了竹竿,却是听到外面那人抱怨个没完。
真是倒霉透顶,鞑子跳梁,老天爷也是不公道,平白弄了一身脏,哎呀,斯文扫地,让人看到,如何是好呀。说话的人是个白面书生,二十出头的模样,但却穿着明军的服饰,杨二登时认出了他,从门后走出:哎呀,原来是你这个倒霉秀才。
秀才一听身后有人,吓的哇的一声大叫,趔趄倒地,倒在了泥水之中,杨二探出竹竿,秀才定睛一看,先是一喜,继而又是脸色阴沉:是你!
说着,拨开杨二的竹竿,自己起身,躲进了破庙的一个能避雨的角落,不与杨二说一句话,看着杨二在那里钻木取火,眼睛里时常闪过一丝寒意。
这秀才名为陈上川,杨二识的他是因为这厮昨日和自己一起在瓮城里当俘虏,陈上川是高州人,年方二十,却已经是个秀才了,本随舅舅就读于肇庆府学,永历朝廷建立,求官而不得,舅舅索性带着他到绍武朝廷这里求官,想要光宗耀祖,但不幸在清军袭击中被杀,陈上川流落广州街头,一群明军乱兵抓住他,抢了他的袍子穿上跑了,陈上川不想光着屁股,就穿了明军的衣服,结果被清军当了明军捉了。
杨二生了火,从身上拿出来一块干饼烤着吃,看着陈上川,问道:秀才公,你不来烤烤火,让身上干些,你的饼也拿出来烤吃了吧,不然又饿又冷,明日醒来就是个半死。
扔了!陈上川冷冷说道。
杨二笑了笑,问:为什么扔?
我陈家世受大明皇恩,怎吃他鞑子的食物,饿死也不吃。陈上川冷言说道。
杨二嘿嘿一笑:蠢蛋,世受皇恩的人多了去,也不见人人饿死。
陈上川瞪了杨二一眼:大明朝就是你这种奴颜婢膝之徒多了,才沦落到这步田地。
杨二听了这话,站起来要打,转念一想,摇摇头,不跟陈上川一般见识,他之所以被陈上川如此骂,是因为他就是那个对李成栋说要带来二百人和十艘好船的家伙,但杨二可没说他带弟兄和船只来投满清,杨二想若是男人能剃发,岳爷爷当年打个什么劲,所以剃发肯定不行,但这话和他陈上川说的着么?
把烤干的衣服穿身上,杨二惬意的发出一声呻吟,故意让陈上川听到,而陈上川又冷又饿,不住的咽唾沫,唾液进入胃囊,却也哄骗不了它,陈上川的胃抽搐扭曲着发出抗议,肠子也发出鸣叫,在杨二那里却是咕咕叫,惹的他捂嘴而笑,杨二索性又拿了一块饼,在炭火上烤的焦香,让陈上川的肚子叫的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