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广东来人(2 / 2)

若能解东翁平贼之忧,倒也没什么,再者,这赵铭道在剿灭洋夷之事上颇有建功,本身又有些才能,若能为东翁驱使,也是他的造化。陈梓君笑道,但又说:在下有两个担忧,其一,此人草莽出身,言谈不俗又精于算计,若不能好好驾驭,会给地方遗祸。其二,这人纵然经商多年,但如何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金银呢,是不是

你是想说,是不是他参与洋船之事,私藏偷拿?哎呀,梓君,老朽也有这样的疑虑呀。洪天擢道。

陈梓君道:那就要细细查访,若是不行,索性拿来询问。

洪天擢摇摇头,叹息一声,看着挂在墙壁上的舆图,说道:形势不许呀,梓君还不知道吧,福京送来的消息,清军主力已经越过了钱塘江,鲁监国一触即溃,奔逃海上,击鞑抗虏之事无一丝建功,而郑家诸贵人又阳奉阴违,谁也不知道东南半壁将要如何,本朝存亡只在旦夕之间,只可惜老朽无能无权,只困于偏僻之地

正是用人之际,若赵铭道可用,本官也愿意给他报效机会,就只怕这人狼子野心呀。

东翁莫着慌,在下有法子探明赵铭道。陈梓君抱拳说道,问:两广总督衙门派来的几名赞画已经到了,虽说晚了时日,但也可用于审明洋夷。

这个时候才到,天下大事都是被他们这等人给坏了的。洪天擢脸有怒色。

陈梓君却是如蒙雷击,立刻走过去,很没礼数的捂住了洪天擢的嘴巴,说道:涉及天家,东翁不可滥言,小心祸从口出。

原来在实验号搁浅之后,因为言语不通,洪天擢立刻向广东方面求援,让其寻募通译来助,两广总督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偶然的机会却为一神父所知,此人为毕方济,在大明传教多年,弘光朝时,就在南京受命前往濠境求援天主教会,走到一半,弘光政权灭了,而新生的隆武政权承认了他,隆武皇帝在听闻清军南下后,又派遣他和司礼监掌印庞天寿前往澳门求援,在广州听说了实验号的事。

虽说英夷多信新教,但英王与葡王有合约,在东方要相互保护,于是毕方济在濠境招募通译多人,让其急行而来,却还是晚了一步。

解释完毕后,陈梓君还拿出一封信交给了洪天擢,洪天擢一看,竟然是广西巡抚瞿式耜亲笔,原来这瞿式耜是天主教徒,听闻此事,写信来,请洪天擢给予方便的。

如你所说,那毕方济没有来?洪天擢问。

陈梓君点点头,解释道:天子应允毕方济,可在广州赐予其田宅和教堂,此人一面要与濠境之佛朗机会士交联,一面要建立教堂,所以未曾前来,但派来的通译温驯懂事,倒也能用,是个汉人,早年就流亡南洋为商,新近投效毕方济的,不识得英夷文字,但能通译,在下唤他来见见大人?

此人如何称呼?洪天擢思量片刻,问道。

姓李名启英。

洪天擢淡淡摇头,面带疲惫:不过一海外贱弃之人,不见也罢,你自行处置就是了,先让他去问一问英夷史氏,看看船上资财与缴获单子能否对照,若并无差池,赵铭道那军职一并允了吧。

陈梓君点头应下,见一朱唇白面的年轻仆役进来,轻轻为洪天擢捏肩,等了一会,洪天擢似有睡意,仆役说道:陈先生,老爷要午休了,您先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