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缙绅(1 / 2)

到了中午,林同文便是乘轿去了府衙,下了轿子就看到府衙门口马车、轿子满满当当,比想象的要多很多,林同文便知道洪天擢这是缺钱缺狠了,若不然也就邀请几个大族士绅来,不能是这个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吃相。

递上名帖过了,进入后院,林同文就看到一个白发老者着乡绅打扮在堂前相侯,林同一眼认出那是洪天擢,见他不穿官袍而作寻常打扮,就知这是要走亲近路线了,林同文道:学生林同文,参见大人。

哪里话,令堂与本官是同年,那是亲如兄弟一般,贤侄客气了,来,请进。洪天擢微笑回答。

林同文进入堂内,发现堂下摆着六张桌子,已经围坐的七七八八,看模样大都认识,而且不只琼山县还有左近澄迈、定安两县的缙绅,而这三县就是琼州府最富庶的了。

又迎来了几个士绅,已经落座满了,在做的多有举人身份或是地方豪族,琼州几个致仕的进士并不在其中,依旧是大明朝的老规矩,进士对地方事务是不露面的。

诸位能应老朽所邀前来,足见盛情洪天擢先干为敬,众人起身答谢后,婢女仆从送上酒菜,一时间堂上呼朋唤友,添菜劝酒之声不断,酒过三巡,洪天擢道:列位,如今国事艰辛,乡野不平,既有远虑,又有近忧,我等今日相聚饮宴,不知下一次是何时,更不知是否有下一次了。

这话一出,场面一冷,不多时,一个老者说道:老大人多虑了,学生以为朝中有贤臣良相,皇上又励精图治,听闻湖广的顺贼已投顺大明,合作抗清,我大明光复有望,而老大人仁厚德高,泽被琼崖,我琼府必会长享太平,而前些时日大人率军击破洋船,擒杀洋夷数百,更是传为佳话呀。

众人纷纷如何,一时全是赞颂之声,而洪天擢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国事暂且不说,本官刚刚平定洋夷,而琼府民乱大定,只余黄、符二贼潜藏黎峒,未曾受抚,老朽几次奔波,诚心以待,可二贼贪婪,实难平定,老朽不日亲至黎峒,以表诚心,也不知前途如何,老朽一人生死并不重要,只怕此次不平,琼州永无宁日。

这番话顿时激起一番议论,但口中与心中却是截然不同,大家都是有科名在身的,对官场多有了解,洪天擢摆出赴死之态,又说贼子贪婪,那就是向大家伸手要钱,而众人都是看破不说破,脸上对贼子贪婪愤恨,口中赞颂洪天擢为国为民,但心里却盘算着给多少钱,能少给就少给。

一番议论后,一个士绅起身说道:老大人为国为民,不惜千金之躯,我等自然不能落后,我等身受大明三百年养士之恩,此番出资报效是正理。

众人点头称是,心里却对这个家伙上了心,林同文也是认出,上次洪天擢说为抗清大业捐助银饷时,第一个站出来挑头的也是他,如此做派,不是洪天擢的托儿,就是个傻不愣登,无论是哪个,都要离远一些才是。

梁老爷,这事您得说句话呀。那士绅见众人不表态,对一黑衣老者说道。

洪天擢也对黑衣老者微微欠了身,毕竟这是他也不敢怠慢的人,老者名为梁思安,其父梁云龙是万历朝的进士,其母是海瑞的侄女,梁云龙文武双全,晚年巡抚湖广死于任上,其弟梁思泰为抗闯军而死,侄子保卫京城献身,一门忠烈,是琼府第一豪族,说话自然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