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觉得郭图说的太对了,且不说,曹操一时间半会,能不能打下乌巢。
就算打下乌巢。
但他们也同样趁机,打下了阻挡了,足足一年的曹军大营,就能扳回一城。
届时,曹操就真的如丧家之犬,无家可归了!
相比乌巢一万兵马,打败曹操,攻克曹营,在他看来更重要!
这就像一根扎在心头的刺,不拔出来,终究难受。
不如将计就计了!
他就没想过,万一乌巢粮草被毁,该怎么办?
不,他不是没想过。
他想过。
但,他跟曹操对峙这段时间。
他收到了,很多许都和曹操军中某些人员向他表态的信件。
教他觉得,曹操不在营中,或许,是个更好的机会!
一旦,拔除曹营,还可以顺势,直击许都,有那些表态的人,曹操必败!
也因此,他错失了救援淳于琼,挽回最后机会。
见此,沮授张了张嘴,他刚理清思路,还没来及说话。
就见袁绍拍板,张颌高览等人领命,大局已定,他神色有些苍凉。
正如,张颌所说,曹营坚固,没有利器难以攻克。
而仓促之间,他就是算进献了图纸,也来不及了。
此刻,乌巢才是重中之重。
重要的不是淳于琼等人,重要的是淳于琼押运的粮草啊!
为何主公就不明白这些呢?
听不进我沮授的话,也就罢了,张颌的话,你为何也不听?
郭图,你到底给主公吃了什么迷心药?他为何屡屡采纳你的意见。
哪怕是错的!
他知道袁绍此举,张颌和高览等将领寒心了。
如果发生同样的事,谁又来救他们?唇亡齿寒!
沮授眼睁睁的看着袁绍,越错越多,而他却无能为力。
就像一个局外人,身在局中却在局外,别提有多讽刺。
他身为监军,只有披上甲胄,跟随着大军,前去攻打曹营,却在心中暗暗做出了决策。
没多久,乌巢大败,粮草被焚。
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人首级和割下淳于琼的鼻。
杀了数千士卒,割下的鼻子,又割了牛马舌头,连同牛、马的舌头一同,送往袁绍大营。
得知乌巢大败,袁绍怒不可遏。
曹营、曹营没攻下来,而淳于琼等人运送的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被焚烧殆尽。
郭图见到曹营,真如张颌所说,曹营坚固,难以攻克,乌巢大败,他的建议失败了。
担心袁绍责难,他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
“主公,在下见张颌不肯尽力,不愿意为主公用命,否则,这么久了,曹操又不在,岂会打不下曹营?”
“什么?”
中军大营,袁绍怒火中烧,长剑一抽斩下了车架一角。
这一幕,教有心人看在眼里,传递给了正在攻打曹营的张颌和高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