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耐心地等着,继续翻看身前的文书,围观的百姓已越来越兴奋了。
他们头一次见到如此硬气的使者,都期待着看到最终的结果。
蓦地里,人群外围传来一阵骚动,跟着便有一大队人趾高气扬地走了过来,为首的是一名富家公子,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简直比刘秀这位大汉朝使者还神气。
老子就是魏基,是谁想见我啊?
刘秀闻言后转头瞧去,发现对方带了近百名门客,难怪如此嚣张。
看得出来,那些人的身上都藏了兵器。
刚才领命过去拿人的贼捕掾就在魏基身后不远,他只带了十来名手下。
贼捕掾的手底下绝不止十来人,他是在应付刘秀。
很明显,他惹不起魏家。
他这哪里是奉命拿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低声下气地求人家过来的。
见到这么多人气势汹汹地冲着使者而来,围观的百姓都在心中捏了一把汗。
朱祐往那边迎了过去:放肆!你身为嫌犯,给我老实点。
臧宫拔剑,指着那边:不相干的人退后。
他二人见了如此阵势,竟然没有丝毫惧怕,不愧是汉军中的猛将。
然而跟着魏基过来的那些人根本不听劝告,一窝蜂似地冲向刘秀。
我们过来看看热闹而已。使者当街审案,不就是给人看的吗?
魏基冷笑道:这些人可不是我带来的啊,我根本不认识他们。
刘秀皱了皱眉,心道今天这事不好办,恐怕要玩狠的了。
臧宫和朱祐毫不客气,已经与冲过来的人交上手了,地上很快躺下了几人。他二人没有痛下杀手,多用拳脚对敌,长剑出击时也不取对方要害,只让人家无法战斗。
刘秀一直坐在原地,神情出奇的冷静。
冲上来的人很明显是想围住了刘秀玩阴的,在这种人多手杂的地方,如果刘秀死在乱拳之下,那是很难找到凶手的,如果朝廷追究起来,可以随便找个替死鬼应付,实在不行就把责任推给这一带的流民军,说是对方的刺客所为那也说得过去。
众官吏吓得战战兢兢的,已抱成了一团,生怕被祸及池鱼。
刘秀的那几名随从就守在文案附近,见到有敌人突破了臧宫和朱祐的防线,便上前与之搏杀,他们的环首刀不是吃素的,很快就让几名逼得最紧的敌人成了刀下鬼。
魏基躲在人群后面观战,眼前的情形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万万没有想到,使者的几名手下竟如此难缠。
他琢磨了一下,准备铤而走险,出其不意的将使者拿下,再逼其就范。
这么做虽然凶险了一些,但他已别无选择。
刘秀坐在案前,始终一动不动,忽然听得风声有异,这才从容地拔剑击去。
一道人影刚好到了他近前,是魏基,对方的袖中藏有一把短刀。
刀剑相击几下,两道人影交错而过,换了好几次位置。
刘秀大喝道:大胆魏基,竟敢袭击大汉朝专使,想要灭族吗?
魏基发出一声冷笑,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你不是要见我吗?我现在过来了。是你先对我下黑手的,我为了自保,才捡了把刀应对。大家都看到了,是你纵容手下滥杀无辜,这地上的人可都是你们杀的。
刘秀凛然道:还真是恶人先告状啊,待我将你拿下,有你好看!
眼见魏基都亲自上阵了,跟着他过来的那些人已越来越疯狂。
臧宫和朱祐两人虽然能够应付,但是光凭他们那两把剑,已很难封死路口。
渐渐地,刘秀被许多敌人围住了,不过他好歹是练过天龙剑法的人,又得到过一册天书残卷,如今的功夫也算是了得,面对如此场面根本就不足为虑。
臧宫和朱祐回头一瞧,发现刘秀应付得稳稳当当的,登时就放心了。
刘秀总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显得游刃有余,魏基就不一样了,他毕竟心虚,若不能速战速决,情况将非常不妙,所以越发心浮气躁,已完全落于下风了。
忽然间,魏基发出一声惨呼,他的大腿被刘秀的长剑刺了个对穿。
刘秀顺势进逼,先后两剑击在魏基手臂上,将其兵器击落。
一名随从上去,将人绑了。
刘秀朝周围大喝:你们还要顽抗到何时?
魏基面如死灰,他这才知道自己严重低估了使者的实力。
地上已躺下了数十人,全是魏基带来的人。
剩下的人见魏基被拿,己方又损失惨重,终于停了手,悻悻退往一旁。
众官吏发现大局已定,这才松了口气,面上恢复了一丝血色。
周围忽然冲出来一些百姓,指着魏基破口大骂。
你也有今天啊,真是活该!
使君要为我们做主啊,就是这个人,带着尤来贼军血洗了我们的村庄。
这个畜生为了讨好贼军,竟然做出了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
杀了他
刘秀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事情终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他忽然沉声道:决曹掾。
下官在。
告发魏基的是不是这些百姓啊?
是这些人,我认得他们当中的几位。
刘秀道:那就好,有这么多的人证在,魏基的罪名已经成立,从他刚才那穷凶极恶的表现来看,已无需再审了。他通敌在前,又袭击使者在后,简直罪大恶极。
罪大恶极许多百姓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
刘秀大袖一挥,喝道:现在两罪并罚,斩立决!
魏基大惊,气急败坏地道:你敢杀我?小心横死街头啊。
臧宫大怒:死到临头还敢恐吓使者,不杀你还有王法吗?
他长剑一挥,将魏基斩杀在地。
四下沸腾了,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大声欢呼起来。
大汉朝万岁!
使君万岁!
面对如此有魄力的使者,众官吏也都服了,一个个露着崇敬的神情。
刘秀之所以敢如此强硬地执法,那是料定了魏家不敢肆无忌惮地对付自己,哪怕魏家在邺城的实力再大,也得掂量着点,如果弄出的动静太大了,邺城的官吏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到那时众官吏想置身事外都不可能了。
既然邺城的官吏被吓怕了,那就干脆再吓一吓他们,让他们站到自己这边。
刘秀忽然振臂一呼:各位民众,下此遇到尤来贼军,你们不妨告诉人家,在河水的对岸有三十万赤眉军,已经向大汉朝归降了,随时都可以与汉军配合作战,如果尤来贼军敢大规模进犯,这里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赤眉军的大名那可是遍传天下了,连几岁的孩童都知道。
百姓们听刘秀这么一说,无不庆幸。
要是赤眉军归降了大汉朝,何愁天下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