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的黄堂之内,早已等候着许多文武官员了,他们是来上朝的。
这里本来是郡里最高长官的专署,是官寺的正堂,也算得上宽敞,被刘玄用作临时的朝堂也是情理中事,不过此刻的情形实在难以和朝堂联想在一起,倒像个闹市。
百官穿着杂乱无章的服饰,正在大声议论。
陛下终于肯上朝了,真是破天荒了。
原来太阳也有打西边出的时候。
哈哈
听说这次是陛下主动要求上朝的,也不知道有什么重大事情。
我猜肯定是好事,否则陛下哪有这好心情?
有道理啊哈哈
有谒者忽然大声喊道:吉时到,陛下临朝。
堂中这才稍微安静了一些,大家整了整衣裳,都把身子站直了。
一阵乐声响起,刘玄在侍者的拥簇下,带着通天冠而出,可能走得匆忙,冠有些歪,百官见了甚觉滑稽,有人遮脸偷笑,有人憋红着脸,然而刘玄自己全然不知。
刘玄就座,乐声已毕。百官皆躬身一拜,齐呼:恭迎陛下。
刘玄笑道:众位爱卿免礼。
谢陛下。
刘玄瞧着眼前的百官道:日前,行司隶校尉刘秀送来文书说,洛阳的宫殿和官寺已经修缮完毕,可以搬过去住了。我准备择个吉日,尽快迁都洛阳,卿意如何?
百官大喜,齐呼:陛下英明。
好!刘玄大笑,喝问一声,礼官何在?
百官中走出一名年纪较大的官员:小臣在。
刘玄道:即刻占卜,定下日子。
那人应了一声,朝四方天拜了拜,又从身上取出两片古旧的卦来。
啪的一声,卦落地上。
他仰着头默默掐算了一阵:恭喜陛下,十日后便是一个大大的吉日啊。
刘玄喜道:好!就定在这一天了,立刻把迁都的日子昭告天下。退朝。
百官面面相觑,心道这朝会散得也太快了罢?
刘玄刚一起身,朱鲔道:陛下请留步。快步走了出来。
谒者硬是将退朝两个字咽回了肚中,没有当众喊出来。
刘玄有些不悦,坐了回去:大司马还有什么事啊?
臣有一事提醒陛下。
有话快讲。
早在上个月,陛下便派出使者巡行各州郡,大汉朝即将迁都洛阳的消息也已从使者的口中传遍天下,我听说很多人正从各地赶往洛阳,欲要一睹大汉朝的风采。
这是好事啊,你大惊小怪什么?
这是咱们第一次在天下人的眼前亮相,大家的形象很重要啊。
刘玄若有所悟地道:这倒也是。
他朝百官笑了笑:众位爱卿,回去之后,给自己准备几件光鲜的衣裳,可不要穿得破破烂烂的就走出去,那样不光是丢了你们自己的脸,还会丢了大汉朝的脸。
许多将领立刻哄然大笑起来。
陛下放心,这是光宗耀祖的好机会,我们一定会好好把握的。
我们都是些识大体的人,就算把酒钱省下来,也不能省了买衣裳的钱。
对对对
刘玄听得连连点头:好
朱鲔如释重负,接着道:陛下,出行的礼仪也要让大家好好学习。
一听到礼仪二字,那些将领头都大了。
陛下都说退朝了,你还说个没完,真是太过分了。
大家早点去准备正事,别听他在这里长篇大论了。
走喽,买衣裳去喽,去得晚了,连个屁都买不到。
站住,就你个鳖孙,还敢抢到老子的前头去?看我怎么收拾你
哈哈
众人一阵打闹,追了出去,朝堂上一下子走掉了大半的人。
如此场面,谁都没有办法控制。
刘玄也只能一笑置之:大司马也去买几件像样的衣裳罢。转身走了。
谒者大声喊道:退朝。
剩下的人都摇了摇头,叹着气往外面走去。
这日,宛城那些卖衣裳和布料的店铺,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迎来了开店以来最疯狂的一天,奔跑的人影满街都是,个个东张西望,正在寻找可以买到衣裳的地方。
一家店铺的店家已经被众人挤得没地方站,只好爬到了柜台上。
选好就付钱啊你这件三千这件两千
本店只收真金白银和五铢钱,其他一概免谈。
这位将军真识货啊,你手上这三件都是绝品,便宜点收你白银五十两。
手快有,手慢无。大家抓紧了啊,看中了就买。
诶不要乱排好队一个个付钱。
只过得片刻,店里的男装已被抢购一空,还有些没买到的人只能悻悻离去。
店家抱着柜台上的钱,眯眼傻笑起来,心中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