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老头停了下来,在他的身旁,蜡烛紧接着就熄灭了一根。
“都是传说,并不全是真的,听听便罢了。”老头看了看四周,“已经六十七个故事了。”
我从传说故事中抽离出来,这才发现,蜡烛已经熄灭过半了。
参与这个百物语的人,究竟还有多少人?
能这么快的熄灭蜡烛,人数绝对不少。
“轮到你们了。”老头呵呵一笑。
舅公闭上眼,“周身怨气更重了,你们先。”
我明白,舅公是在替我们垫底,越是往后,越是危险。
“你们都听说,接触过蛊,尸虫蛊也好,绝婴蛊也好,其实都不算最为诡异的,最为诡异的,其实是痋术。”阿瑶率先开口。
“痋术?”我细细一想,似乎在云婆婆留给我的古书上记载提到过,痋术也叫滇南巫术,是这一带特有的一种术法,和苗疆的蛊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大同之中,却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总的来说,蛊术比较阴暗和神秘,见不得光,都要在暗中下手,而痋术诡异又霸道,可以直接让人毙命,攻击性极为强。
阿瑶说,除了蛊术和痋术,现如今南洋的降头术,都有可能起源于同一脉。
据民间传说,是从印度教传来,当唐朝三藏法师到印度天竺国拜佛求经,当取经回国时,路过安南(今越南)境内的通天河,即流入暹逻(泰国)的湄江河上游,为乌龟精化渡船至半边潜入河底,想害死唐僧。
后面唐僧虽不死,但所求的经书都沉入河底,幸得徒弟入水捞起,但仅取回一部份大乘的经,另部份小乘的谶,被水流入暹逻,为暹人献与暹僧皇,听说这部谶,就是现在的降头术。
如今南洋的降头术,便集合当地的巫术和谶形成。
而被唐玄奘带回来的那部分,这部谶的正本,流入滇南道教的道士手中,遂创立一派茅山道,茅山的法术和降头术因此而来,而手段比较高强。
所以有人说,暹逻的降头术,是从中国的滇南传来的。
而苗疆的蛊术,也是脱胎于茅山道术,加上了苗人自身的法子所形成,自称了一脉。
阿瑶说到这里,蜡烛也紧接着灭了一根。
我心想,这个青行灯真是怪异的很,什么样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要收集。
“你说这个事是何意?”姜霖似是明白了什么,“你的意思是说,之前的绝婴蛊,并非是苗疆的正统蛊术,而是……滇南本地的痋术?”
阿瑶哼了哼,“你这脑瓜子倒不算太笨,没错,虽然形似,但是这个蛊术却仍旧没有传说中的霸道,我替严氏接生的时候,还在胎盘中发现了有虫子。”
“只不过我怕隔墙有耳,在当时并没有声张。”
舅公紧蹙眉头,“这个事更为复杂了,又有一个势力插手进来了。”
“七十一个故事了。”老头似是没听见我们的对话,慢悠悠的睁开了眼。
我和姜霖见状,也不敢耽搁,赶忙各自说了一个短小的故事,我说的是小时候奶奶给我说的乡里的鬼故事,被采纳了,而姜霖说了之后,蜡烛并未熄灭。
“怎么回事?”姜霖懵住。
“这个故事,有人说过类似的了,青行灯不承认。”舅公解释。
“八十九个故事了。”老头又道,“青行灯可不是一般的妖怪,不但会吸取故事中的力量,还会根据故事去考究真实性,是个好奇心极强的妖灵,可没那么好糊弄。”
“不知道前辈,知不知道传说中的白泽。”姜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