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农历十月初十,是一年一度的寒衣节,也叫冥阴节,民间称之为鬼头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寒衣节是传统的节日,只是一些地方没有隆重的过,逐渐被人遗忘,但其实寒衣节是和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
这天,镇子上家家户户都忙碌了起来,准备着寒衣节,看着医馆逐渐稳定下来,我也把自己想要归家的想法说了说。
在这之前为了不让家里人着急,我先寄了封信回去,想来这会已经收到了我的信。
因为寒衣节的到来,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据说有些地方,“烧寒衣”的习俗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
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有了钱,自然可以买到冥衣。
所以久而久之,寒衣节也成为了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在粤省大部分地方都不过这个节日,而在这一带,还是极其隆重的。
我和阿瑶今天早早就关了医馆的门,在铺子里也想准备一些祭品和冥衣。
巧合的是刚想出门,医馆前就来了一个身患腹痛的妇人,一时走不开,只好留阿瑶下来,先替那妇人看病,准备祭品的事情就落在了我的头上。
凤凰镇这里,有一条专门售卖阴人所用东西的街,诸如阴宅花圈,棺材寿衣一类的东西,都在那条街可以买到,久而久之,因为这条街都是卖阴人用的东西,所以被称之为“阴阳街”。
阴阳街离这里不远,走几步就可以到,平日里这条街的人都是极少的,都有些忌讳这些东西,只有时值节日时分,才有人来这里买祭祖所用的东西。
等我到了阴阳街才发现,街道上竟然空荡荡的一个人影都见不到,本是寒衣节,今天应该是人头攒动才对。
可此时,朝着一条街看下去,发现一整条街的商铺居然都关了门,整条街看起来阴森无比,安静的有些诡异。
我看着阴森森的街道,一时间心里有些发毛。
此时,正有一驱车的车夫走过,我忙问这街怎么回事。
车夫打量了我一眼,道:“小姑娘,你不是本地的吧?”
我点头。
“那难怪了。”车夫道:“你是外地来的,而且刚来不久,有所不知啊,这条街前段时间是闹过鬼的,导致这里的商户都不敢开门了,也就没人来这里买东西了。”
闹鬼?我有点不信,什么闹鬼能闹到整条街倒闭啊,而且我和阿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小姑娘,你可别不信,政府都封锁了消息,也不许别人私传,据说有相关组织在调查呢,这都多长时间,也没个消息,反正听别人说,每天晚上的时候,都有人在这里唱歌呢,听不清在唱什么,反正就是闹鬼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