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枯叶落,如泪潇潇下。天干物又燥,小心火烛好。”
“怎?怎么样……”吴中用强颜欢笑道:“是不是很好!哈哈……哈哈哈……”
林北乔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说秋不好,那我偏偏要说一说秋天的好!看看到底是你不好还是我好!”
“此诗名为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林北乔次言一出,众人纷纷拍手叫好!人群之中,有人抚着胡须,激动地说道:“这个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的是对于秋景的充分认可,绝非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记性思考!妙哉!妙哉!”
毫无疑问的,经过此人的翻译与解说,这首诗带给人的震撼更大了!吴中用又被林北乔狠狠的比了下来,吴中用自叹不如,已经恨不得想从地缝中钻走。
“啊!我突然想到我母亲喊我一定要准时回家吃午饭,我就先走一步了,各位再见!”吴中用收起扇子,灰溜溜的带着仆从从人群中离开了。
众人皆是大笑,许多与吴中用抱着一个念头的文官子弟,纷纷也觉得自己肯定是比不过林北乔的,于是直接一声不响的带着仆人,离开了现场。
现场瞬间少了许多人,只留下许多仰慕林北乔的寒门子弟,他们纷纷鼓掌,说着想要听听林北乔关于冬天的诗。
林北乔则是有了自己的念头:“不去大家派个人出来作一首有关冬天的诗助助兴!若是能让我觉得不错,我便会再作冬日之诗。”
说着,林北乔只是一挥手,池中的荷花竟然全部消散,而天空上竟然开始诡异的飘起了雪花,众人抬头望去,纷纷感到诧异和惊奇:“六月怎么会飘雪呢?”而再看向林北乔时,发现他不知何时,竟然带上了一副竹斗笠!小舟之上还架起了一座红色小火炉,小火炉上燃烧着红红的火焰,一个酒壶正在上面温热着,本就一袭红袍的林北乔,在这大雪天显得尤为扎眼和出尘。
围观的女子,已经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尖叫不已。
此时,人群之中缓缓走出一个身影。此人身穿朴素的麻衣,看得出来久经涮洗,已经有些发灰,但即便如此,却还是给人一种干干净净的感觉。
这名俊郎的年轻人走上前,对着林北乔作揖行礼!随后缓缓开口:“在下不才,结合眼前的此情此景,为大家作诗一首,望大家多多指点。”
“此诗名为泛舟!一袭红衣燃似火,诗兴灼灼上九霄。天地苍茫雪纷纷,一叶孤舟渡红尘。”这个俊郎的男子如同鹤立鸡群一般站在人群之前。
林北乔定眼打量了一下面前的男子,心中微微点头:还凑合,还行吧!
但表面上还是面带微笑,询问着眼前的男子姓名。
男子再次作揖行礼:“在下姓刘,名十九。”
林北乔点了点头,小舟竟然无风自动,缓缓的向着岸边划去。林北乔对着刘十九说道:“此诗名为《问刘十九》。”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当他最后一个字落下之时,小舟恰恰停在了岸边,刘十九面前的大门缓缓打开,刘十九朗声说道:“但饮,无妨!”
说完,便在众人的眼光中昂首阔步迈向了林北乔,登舟而上,接过林北乔手上的酒碗,一饮而光。
大门缓缓关闭,林北乔的声音缓缓的响彻在新闻学宫的上空:“明日照常举行科考,科考地点唯我新闻学宫!我将担任主考,各位可以就此散去了!”
待林北乔的话说完。除了一堆依旧意犹未尽的人还在原地,其他要准备科考之人,便举步离开了学宫,回去准备第二日的考试了。
而林北乔看着湖上这个男子,眼神微微一凌,琉璃色的目光直直的将眼前的男子,给定住了。
而眼前的男子的眼中,也渐渐浮出了琉璃色的光芒。
林北乔使用琉的琉璃之眼,开始掌控这位年轻人,询问他心中的想法以及目的,读取着他的记忆。
待到林北乔确认了眼前的人是真真正正来自乡野,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这才撤去了术法,恢复了刚才的景象。
刘十九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林北乔缓缓开口:“我就是明天的主考官,有许多事情我想问一问你,希望你如实回答。”
刘十九拱手行礼:“学生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林北乔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始了自己的询问,以刘十九为典型,问了许多关于寒门读书人的各种事项,在了解了个大概之后,原先的计划以及新闻学宫的搭建,愈发清晰明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所接受的考试其实真正的实用性并没有多少,全是在考一些书中那些经典词句的默写以及大玄官场清流名士的传世诗句。真正有点关联的则是考试结尾的,有关于时事的文章。
总体来说接受的教育十分的死板僵硬。而林北乔则想到了另外一种考核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