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人仙大道,终究是蝼蚁。/p
....../p
....../p
燕城钟声巍巍然响起。/p
大汉王朝之朝会,正在举行中。/p
大内总管李莲英抱着拂尘,站在白玉阶上,锐声叫道:“今日朝会,有事早奏,无事退朝!”/p
大汉群臣当中,尚书令荀于站了出来,两边宽大衣袖一拂,躬低身子,捧着笏板说道:“臣,有事要奏。”/p
“哦?”/p
刘昊目光微转,问道:“爱卿有何事要奏?”/p
荀于道:“启禀陛下,王朝鼎盛,已有大治繁盛之象,只是掌控的世界越多,需要的后备人才,却出现了一定的断层......臣恳请陛下,下旨科举考试,选贤举能,可以促进王朝文道发展,亦可填补诸天世界空缺官职。”/p
“科举此事,对王朝有极多好处,臣附议。”/p
曾国藩也站了出来,拜倒于地。/p
大清世界的运行秩序,基本上都是他跟左宗棠在掌持,事情堆积如山,确实有点吃不消,曾国藩连头发都花白了许多。/p
“科举应试么?”/p
刘昊手指弹了弹桌面,斟酌半响,道:“此事有百利而无一害,朕准了,具体考试的条件与项目,便由尚书台裁定,王朝治下诸天各界,一齐参与,只要是有治国理政才能的,朕一并录用!”/p
荀于躬低身子,顿首道:“陛下圣文神武,深谋远见,臣目眩神迷,佩服的五体投地!!”/p
王朝科举考试,其实就相当于前世的公职人员考试了。/p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选出来的一定是脑子灵活,有办事能力的。/p
王朝主宰几个世界,需要的人才缺口太大,用科举方式选贤举能,却也妥帖。/p
刘昊点头答应,不咎于一颗石头,投入到了平静的湖面当中,乾坤殿内众人,一片哗然。/p
“诸天各界,一齐科举,陛下是要将人才一打尽!”/p
“擢选人才,入王朝学宫,修习圣文之道,大汉王朝,必定文道昌盛。”/p
“老夫家里小儿,苦读圣贤书十数载,今朝正是腾飞之时也!”/p
....../p
群臣兴奋的议论着,对于这前所未有的恢弘科举,充满了憧憬。/p
刘昊抬了抬手,凭空虚按,等殿内安静下来,缓声道:“诸位爱卿,科举可分为文武双科,文科注重于行政能力测试......最后的状元,朕亲自裁定,可封朝中三品官职,以资重用......”/p
刘昊又将前世的公职人员考试规则,搬用了一小部分精粹。/p
“陛下圣文神武,万寿无疆!”/p
大汉众臣齐齐躬身顿首,为刘昊的目光格局,感到敬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