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南蜀北汉 五十九章:断金执锐一身屠 众志凭胆磐如石(2 / 2)

星火燎城 晋远生 1775 字 2020-04-09

胡奋亦哭劝道:“惟愿丞相暂息雷霆之怒,休兵还营。若此下去,恐我三弟九泉下也不安也。”孔明闻此稍宁,闭目叹息:“某失态了。”便令退兵。

此番攻守之战,蜀军损折近三万人,汉军连民夫亦伤亡两万余。两处争地,俱是尸横遍地,伏首沃血,惊鸦哀鸣。后有诗叹道:

“拔剑苍茫交兵渭,夺城血铺动干戈。望月何叹断魂鬼,独留胡琴奏乡歌。”

孔明归营,哭拜于地,道:“是某无能,令将士浴血无功。若非幼常、玄威苦劝,几乎又令健儿丧命。吾愧对先帝也!”众将慌忙扶起。

马谡含泪道:“丞相碣尽殚虑,忠君报国之心,天日可表。只是胜败兵家常事,何足挂齿。愿丞相好生谋划进兵,为死难兄弟将士报仇便是。”孔明遂宁,设坛哭祭胡岐及三万战死将士。

过不二日,孔明闭帐不出,众将皆来求见;进得内帐,俱都大吃一惊,但见孔明二日之内形容憔悴,鬓发微白,甚见衰老。马谡不禁跪下,涕道:“丞相苍颜至此,皆是操心国事所致也!如此诚挚,天道何在!”

诸葛亮闻言,反倒一笑,扶起马谡道:“幼常何出此言。吾为酬陛下三顾之恩,虽万死不足以报,况白发数茎乎!”转叹道:“可惜某号称卧龙,今日却也难入水也!不出我料,士元定已回师。”诸将再三劝慰。

胡广道:“丞相不必沮丧,何不再谋良策

攻城。若能得手,自此凉州一马平川,可举足而定也。”孔明不语,胡奋沉吟道:“前番攻城,将士死伤惨重;便预备的攻城器械,亦多损毁。今汉军复将壁垒整顿,若再强攻,恐徒损兵力。”

孔明转谓马谡道:“幼常以为如何?”谡道:“现今年关将近,将士征伐一年,思乡之情不言于表。以我愚见,不若固守阳平关,来年再做区处。”诸将听罢,俱各一震。

胡烈道:“白白折了数万兵马,竟索罢了?”孔明道:“敌今扼于坚城,僵局已定。出兵徒劳无益。就依幼常之言。”便命退兵。

大军正待要行,忽探马飞报而来,道:“北汉太师庞统已回师,命郭淮、孙礼连夜袭了摩云山大寨。自引军马往武都山而去。”孔明闻言,跌足道:“士元欲断我归路。”急唤胡广、王平嘱咐道:“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祁山小路而行。如遇士元兵马,不可恶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士元知我善伏计,必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又令胡烈、马岱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

却说庞统率军望武都山而走,途径谷道。忽然山坡后喊杀连天,鼓声震地。统惊道:“此处何有伏兵?”言未及,只见大路上一军杀来,正是胡广,庞统就欲率军击之;

忽然又是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山谷回声,不知蜀兵多少,为首冲出一将,正是王平,王双就要上去厮杀,统急拦住道:“孔明善于伏计,他既知我回师,必有后招。此地不可久留,速退!”就叫退兵,胡广、王平二人皆遵将令,不敢追袭。

这厢刘赫在天水闻听孔明退兵,急令徐质、徐霸二人引兵追赶。徐质引前军行止半道,两侧一声炮响,蜀兵漫山遍野而来:为首大将,赤袍贯盔,白马双枪,正是胡烈。

徐质大惊,正要提斧交战,徐霸赶来拦住道:“叔父且莫逞强。那胡烈英勇无敌。他既敢断后,必有计也。”言讫,举目四望,隐约见山谷林中扬起烟尘。急谓徐质道:“他林中定有伏兵,此处不可久留,免得中他埋伏。”喝令三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天水而退。胡烈等到天色黄昏,才招呼马岱一起往阳平关而去。

再说庞统见蜀军并不追赶,心下起疑,再引一军复到武都道上,只见蜀军尽数退去了。急寻来猎户山民相问,对答道:“清晨时分,遥见蜀国大军就已缓缓退入往阳平关。这胡广、王平只有三千军,转山呐喊,鼓噪惊追,又无别军,并不敢厮杀。”

庞统悔之不及,仰天叹道:“孔明欺我料他生平谨慎,不肯弄险;若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必然退兵。吾不如孔明也!”遂打赏了猎夫,引兵径还天水,觐见刘赫。

刘赫亲迎入殿,喜道:“太师亲赴险地,逐羌人于荒漠,救民生于苦海。今日凉州安泰,太师居功甚伟也。”统奏道:“全赖众将之力,臣不敢居功。请陛下抚恤阵亡军佐,重赏三军。”赫从之,又令摆庆功大宴,犒劳众军。

宴间,诸葛诞道:“今蜀兵皆屯阳平关内,其势甚大。还望诸位同僚戳心同力,早定两川。以报陛下皇恩。”言讫,一人起身出列道:“司徒大人毋须操劳。臣有一计,足可破蜀。”

正是:方使敌相归国去,就有贤臣献良谋。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