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南蜀北汉 八十九章:博施济众孤叟志 璞玉结恩飞虎心(2 / 2)

星火燎城 晋远生 1719 字 2020-04-26

于是引大军追赶,一路借着马蹄印记,追至天明。竟不知觉蒙头入到一座深山之中。杨犟勒马抬头四顾,见两山相近犹如两把尖刀一样,山上枯树从杂,不由地心中疑惑,急喝问道:“此地可是绝虎涧?”

有认识地理的蛮军答道:“二大王说的是,这就是绝虎涧。”杨犟道:“我以往狩猎之时,路过此地。此地两边山崖高耸,道路狭窄,若被蜀人伏击,只能等死了。”话音方落,只听鼓声大作,山上涌出无数蜀军,竟将巨石打下,将前后山道堵得严严实实,后队兵马多被埋在乱石之内,蛮军登时溃乱,有的欲进,有的欲退;在山道口自相践踏,死伤惨重。

蜀军在山上大喊:“蛮贼早降!”射虎大惊,抬头看时,只见四面山头皆是蜀军,人人英勇,个个强壮。山头上高处,罗宪顶盔贯甲,大笑道:“无知蛮贼,已中我计了,还不速速早降。”射虎闻言大怒,纵马舞刀,欲攻上山去,山上滚木擂石如雨而下,不能前行。杨葵尚要恃勇顽抗,黄崇、马搏引弓弩手射之,登时箭矢插满全身,一命呜呼。杨恭则被巨石打中,脑浆迸裂而亡。

罗宪见蛮军如此顽固,正欲下令尽数乱箭射死。忽闻一声喝道:“将军且慢!”循声望去,只见东南方有一老者快步走来;那老者竹冠草履,白袍皂绦,容貌苍古,飘飘有出尘之姿。见罗宪行礼道:“将军且慢,请听老朽一言。”

罗宪还礼道:“敢问老先生有何见教?”老者道:“老朽虽居蛮方数十年,常闻中原之事,干戈迭起,变乱纷呈,民悬水火。蛮方黎民亦是久遭涂炭,老朽于心不忍,每每思之垂泪,所以冒死前来觐见将军。”言罢,不由眼眶红润。

顿了片刻,继而道:“十余年前,魏国曹仁大将军力扶微朝,异军突起,建国于岭南,拉拢交州士家并五溪王沙摩柯,借七部蛮军十万部众入长沙助战,却被诸葛孔明在武陵道一把大火尽数烧了。南中各地十室九空,打猎耕种多为仈jiu岁孩童,妇孺哭天哀地之声,终日不绝。由是蛮人元气大伤,十余年内不曾恢复。今时渐有起色,却又有射虎并杨氏兄弟与大将军掀起征伐,数月厮杀,尸积成山,南中民众多遭磨难,使人心寒…”话未说完,已是涕泪横流。

罗宪等众将听了,也是心感伤情,老者拭泪又道:“汉人也罢,蛮人也罢,皆是父母精血所生,育乳所长。但愿将军以慈悲为怀,以天下苍生为念。但听

老朽肺腑之言:百越、南蛮等处皆为野地,久违王化,妇孺老少皆为兵也!昔年河北靠山王刘雄奉旨讨伐南越,不必艰险,冒死深入不毛,三擒越王而释,为何?只为使汉越两族和好,止息干戈,功在当今,利在万世;于是汉越两族和平相处,往后数十年间不曾兵戈相见。这南中亦是如此,虽然全民皆兵,但多是乌合之众,甲胄兵器无一应全。将军今日讨之,武器装备优良,定获捷报;蛮军必然退入深山,靠蛇虫投毒与之周旋,可保无虞。但将军还朝,便又复出,奈何?如此来回反复,边疆永不安宁;愿将军恩威并施,剿抚并行,勿要多添杀戮;降其心、抚其志,让其永归藩属。”

罗宪听得深以为然,上前请教道:“不知老先生高姓大名?”老者稽首道:“老朽乃孟获之兄孟节也。”罗宪大惊。

孟节道:“老朽兄弟三人,长即老夫,次为获,再次为优。三弟孟优死在长沙;二弟孟获骁勇善战,娶祝融氏为妻,夫妻二人统帅蛮方六族,惯好逞武,至贪南中诸郡之地,屡入川境,实累两族人民。老朽屡劝不从。”说罢,又指了山下被困蛮军道:“将军若能将一众蛮军释放,使两族和好,止息兵戈,则功在当下,福泽后世也。”山下被困蛮军听了孟节所言,无不感激垂泪。

罗宪亦感叹道:“不料蛮中之地,竟有先生这般异人也!”转头问射虎道:“大王今日若降,我愿与大王结为异性兄弟,生死相依,祸福相共。”

射虎下马跪拜道:“我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深感将军天威,今日归降,某子子孙孙皆感活命之恩,永不反矣!”罗宪闻言,即下山扶起射虎;又教人取酒一坛,擎出铁匕,刺臂出血,滴血入坛,指天立誓,与射虎结拜为兄弟。二人同饮血酒,各叙了年齿,射虎长罗宪三岁即为兄,宪为弟。

当夜射虎就在姚安城设宴庆贺。罗宪率众将入城,只见这城池建设在山陵环坳之内,城中道路平坦,城西背靠山崖,林木葱郁,又有溪水贯穿,端的是风林秀美,景色宜人。蛮人竹楼,多依山傍水而立,貌似简陋,其实坚固。众将见了这等情形,具都赞叹不已。

是夜,蛮人杀牛宰羊烘烤,土酿米酒摆上,宴席如长龙一般;汉蛮同乐,歌舞鼎盛,篝火熊熊,各尽一欢。

射虎乃邀罗宪上座,宪就将所夺之地,尽皆退还。射虎宗族及诸蛮将闻听,无不感激。纷纷尽出火龙、香瓜、密果等珍物待之;南蛮之地,老虎为食,毒蛇做菜,端得是奇珍异味;又有蛮姑蛮婆等跳跃舞蹈,吟唱旋歌;只听鼓点咚咚,铜铃脆响,众蛮姑手舞足蹈,摇头扭腰,好不快活。蜀兵也不由兴起,纷纷加入。大家吃喝玩乐,尽醉一夜。

罗宪上表称捷,为射虎讨封,朝廷以射虎为安南校尉,领云南郡守,使掌蛮人事,加俸禄二千石。射虎笼络蛮族各部,皆为罗宪效力。

不过年余,孟获亦俯首称臣,南中遂平。罗宪又在宛温关外,摆四方高台,请儒家讲学,召集汉蛮军民,据来台下听经。又推施仁政,教习耕读,鼓励汉蛮通婚。自始罗宪威名日盛,蛮人感恩戴德,称颂不已,称其为“飞虎大将军”。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