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柄好剑,当真是好剑啊。
宋念安露出一抹坏笑,对那银色长剑说道“兄弟,要是把你送到当铺里,你说能换多少银子?”
又是“嗡”的一声。
那股流淌在宋念安身上的青冥之意,忽然控制这宋念安的身体,摆出一个扭曲的姿势。
宋念安单腿独立,另一只脚从后面抬起,然后身体后仰,脚尖顶在自己的后脑勺上。
宋念安赶紧求饶。
“兄弟,我错了,错了……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
今夜。
天空中雷云散去。
月亮便重新出现在苍穹。
月光如银,洒在长安。
隐隐约约中,可以看到各个坊间街道上,不时会有人影从房顶略过。
他们个个身轻如燕,伸手不凡。
缉妖司今夜有令,所有伏妖人全城搜查,务必将蛰伏在长安城中的妖族,全部击杀。
若问这伏妖人都是什么来头,且容书中略说一二。
常言有三百六十行,这伏妖人,也只是一个行当罢了。
一切的源头,要从修行讲起。
何为修行。
所谓修行,就是吸纳天地灵气,运用到己身的过程。
修行的目的各有不同,有人修行为了感悟天地。有人修行,为了强健体魄。还有人修行,为了正道长生。
修行的目的千万种,因人而异。可有一种人修行,就是为了斩妖除魔。
而这种以斩妖除魔为目的的修行者,便是“伏妖人”。
换而言之,修行者不一定都是伏妖人。
而伏妖人,必然是修行者。
例如沙场将帅身旁,一般都会有擅于排兵布阵的军师。这个军师,一般都是道法阵修,对于奇门遁甲,八卦乾坤那是了如指掌。毫无疑问是修行者。
可是军师的主职并非抓妖,而是打胜仗。所以说修行者,并不一定是伏妖人。
伏妖人斩妖除魔,不乏有保一方太平的正义侠士。但更多的还是要从妖族身上,获取天灵地宝,以此来换取钱财的人。
就像是那邪修鬼阵子,杀妖的目的,只是为了妖族体内的妖丹。
再例如罗泊山牛栏山之流。运用自己门派的千里寻妖秘术,把妖兽出没的情报,卖给伏妖人。也是为了换取银两。
若是不为钱财,哪有多少人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选择那么一条路。
而这天下顶尖的伏妖人,都在大唐缉妖司。
原因就是,大唐缉妖司会把伏妖令,发放给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伏妖人。
这一千八百块伏妖令,对应的就是一千八百个一流伏妖人。
自此,拥有伏妖令的伏妖人,也就有了官身,称之为“伏妖郎将”。享受正五品武职的俸禄。相当于给官家当差的。
只是江湖上很少有人会用“伏妖郎将”这么一个官称,有没有伏妖令,本质上并无区别。
伏妖郎将不想高人一等,普通伏妖人也不想矮人一头。
所以拥有伏妖令的伏妖郎将,通常会自称,或被称为“缉妖司的人”。
伏妖郎将得了大唐的官身,自然也要听从缉妖司的调遣。所以今夜,缉妖司一声令下。
这夜幕中的长安,便热闹了起来。
持有伏妖令的伏妖郎将们,夜晚穿梭在长安城的各个坊间。
因为伏妖令本就是千年灵树的一缕元神分割而成,所以每一块伏妖令都能感受到彼此的位置,
就像是夜晚的一根根烛火,虽然不是很明亮,不过却可以清楚的感知到。
当今夜永安坊同时出现两块伏妖令的时候,所有的伏妖人都没有再往永安坊的方向搜查。
殊不知这两块伏妖令,一个是被偷来了,一个是拿了师傅的。
拿了师傅伏妖令的莺燕燕,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应该轻轻松松完成的事情,竟然遭到了如此变故。
她拖着无力的右臂,浑身狼狈不堪,从永安坊逃出之后,一直走到了长寿坊。
长寿酒楼里,夜夜笙歌。莺燕燕顾不得酒楼里的异样眼光,一瘸一拐的上了楼。
撞开了一扇客房的门,然后整个身体“扑通”一下,扑倒在地上。
屋内,五雷老祖端坐在桌前,手里正拿着茶碗,还没抿上一口泡好的茶水,就看见了趴在地上的徒弟。忙问道。
“怎么回事?”
莺燕燕梨花带雨,带着哭腔说道。
“师傅,那鬼阵子其心当诛。他口口声声说那毛头小子毫无修为,可是徒儿今天见了他才发现。那小子不仅有护身法宝,而且身法矫健,背后必然有高手指点,并且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身法。他不光能叫来那柄飞剑,而且还会青城剑法……他居然……居然还有伏妖令。师傅……”